第(3/3)页 “我阿爹这么厉害?” “我也不相信,在家里,他连娘亲都吵不过!” “师娘,我爹也吵不过我娘!这回怎么这么厉害?” …… 噗! 徐妙云、徐妙音都被孩子们的灵魂发问给逗笑了。 徐妙云忍笑回答:“这个问题,师娘现在不告诉你们答案,你们也千万别回去问你们娘亲,不然答案就是一顿挨揍,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你们长大后自己寻找。” 话罢,忙转移话题,“师娘想和你们说说,刘家村与土桥村世代友好这个事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你们坐在学堂内读书,等你们长大后,有能力独自远行时。” “也想独自远行,领略咱们大明江山,体悟各地风土人情时,不妨去刘家村的公祠看看。” “师娘不是让你们,以恩人之子的身份去。” “师娘希望你们以谦卑的态度去看看,父辈曾今做过的事情,以父辈为荣,以父辈为榜样。” …… 其实她也特别想去看看。 她以夫为荣! 徐妙音听着,不由点头,‘这样教出来的孩子,还怕不优秀?’ “好了,师娘知道,你们今天肯定没心思坐在课堂内学习了,把笔墨纸砚认真放好,然后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 孩子们听到后,认认真真把笔墨纸砚收拾好。 下一刻,撒欢般跑出学堂,往家里跑,往田里跑…… “阿姐,现在不担心了吧?”徐妙音打趣笑着,把手伸出去。 徐妙云红着脸,嗔目瞪了眼,把信递给徐妙音。 这封信。 解了徐妙云以及土桥村所有人的担忧、相思。 更让村里,每个女人,都有种以夫为荣感。 …… 数日后。 大都督府。 李文忠看着从德州驿站送来的奏折,又好气又好笑,嘀咕道:“这两混账东西,四郎怎么得罪你们了,这么坑他,有你俩哭都哭不出来的时候!” 即便觉得这份奏章内容有些棘手。 可他也不敢压着。 最多只能是,不让其他人看到。 起身匆匆入宫。 …… 来到御书房外,深吸一口气,大声道:“臣李文忠求见。” “进!” 里面传出声音,李文忠又重新整理一遍衣着,推门走了进来。 朱元璋闻声,笑着抬头,“赐座。” 李文忠谢恩坐下后,又笑着询问,“怎么样,回来后适不适应?” “陛下面前臣不敢说谎,的确有些不适应,不过臣一定尽快适应,陛下让臣做什么,臣就做什么。” 朱元璋满意点头。 自家人就是不一样。 不会提那么多要求。 不会牢牢攥着兵权,把兵权当做向朝廷索要好处的筹码。 李文忠趁着朱元璋不问了,忙起身,把折子递上去,“陛下,这是丘福、朱能经德州驿站,奏报上来的折子。” “什么折子,你们都督府有什么意见?”朱元璋接住的同时,随意询问道。 李文忠苦笑,“陛下,这道折子,事关重大,这里面或许解释了,四郎为什么能领着一群农民,扛住马匪进攻。” “同时还牵涉了武勋利益,臣没敢让任何人看,就直接呈送陛下。” 闻言,朱元璋这才重视起来。 扫视周围伺候的宫女太监,“曹国公的话,尔等都忘记,下去吧。” 待宫女太监离开,御书房门关上。 朱元璋才缓缓翻开折子……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