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徐妙云笑着爬在朱棣胸膛,食指轻轻点了点朱棣唇角,轻声道:“今天让我给你做顿饭,好吗?” 这一走,来来回回至少两个月,恐怕得十一月底才能回来。 她想亲自做顿饭。 让四郎吃了她做的饭,再出发。 朱棣握住徐妙云的手,笑道:“我做吧,万一你闻到烟味,呕吐怎么办?” 昨晚,非要拉着他,给他洗头。 在这么下去,他都不想走了。 “你帮我烧灶,我来做,早上的饭都是清淡的,不会呕吐。” 看徐妙云满眼执拗,朱棣笑道:“行,我们起床喽!” 话音响起同时,抱着徐妙云坐起。 随后,他帮着烧灶,妙云做饭。 一顿早饭结束后。 徐妙云来到小桌前。 想打开包袱重新检查一遍,朱棣伸手按住,笑道:“昨晚,伱都检查了好几遍,该带的都带上了。” 说着,把人抱起放在小桌上。 “四郎……” 外面传来八叔的喊声,徐妙云知道要出发了,伸手搂住朱棣脖子,腿紧紧盘主朱棣的腰…… 一吻结束。 两人额头相抵。 朱棣看着脸红扑扑,喘息的徐妙云,笑着打趣:“这五天内,我换下五件内衬,等穿的没有我的味道了,要是难受,你就只能闻鞋子了。” 噗! 徐妙云顿时被逗笑,离别的情绪,也减轻了几分。 紧紧抱住朱棣,低语道:“要安全回来,我和孩子在家里等着你。” 我和孩子在家里等着你…… “嗯!” 朱棣含笑重重点了点头,来到这个时代,这句话,最让他有归属感。 话罢,松开,笑着给徐妙云整理衣服,还有乱了的头发,继续打趣:“这次整理好,别像上次,听八婶儿她们说,上次你鞋子都没穿好,踩着鞋后跟就跑出来了……” “不许说!”徐妙云脸通红,含笑娇嗔。 情不自禁,想到了上次朱棣去江宁县服徭役时,她追出去的一幕。 婶子们,直到现在,还拿这段事,打趣她呢! 朱棣把包袱和带着路上吃的干粮装好,走到墙边,把从蓝玉手中赢来的弓和箭壶背好。 至于剑就算了。 在家里挂一挂就行了。 蓝玉的剑,很多人认识。 拿出去使用,那就是直接把蓝玉的脸皮撕下来,扔在地上摩擦了。 做人呢,不能没有锋芒。 但千万不能学蓝玉那样,时时刻刻,都浑身锋芒。 做人和刀剑配鞘是一个道理,需要时,显露锋芒,平日里,藏于鞘中养锋。可惜,蓝玉天天与刀兵为伍,却不明白这个道理。 这种人,可凭着机缘、能力一时显贵,若不能醒悟,做出改变,一定会倒大霉的。 临出门,朱棣转身,叮咛道:“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不要为我牵肠挂肚,我肯定能照顾好自己。” “嗯。”徐妙云控制着,人未走,就产生的思归情,她太难过,四郎走的也不放心,莞尔笑道:“辉祖昨天就回家了,今天就会和妙音过来,还有村里的婶子,这么多人,我也会照顾好自己的。” 朱棣这才放心的拉开门。 院子外面站满了人。 八叔他们。 送行的婶子们。 还有孩子们。 带着妙云来到院外,朱棣笑着说道:“八婶儿,大丫就拜托你们了。” “放心吧。” “对,四郎你就放一百个心!” …… 朱棣看了看孩子们,“不要调皮,师傅一定把大家平平安安带回来。” 和众人分别说了几句。 朱棣扭头,冲八叔笑道:“八叔,出发吧。” “出发喽!” 八叔喊了一嗓子。 一群大佬爷们儿,在老人、女人、孩子的注视下,出发…… 等大家走远,一群送别的老人、女人、孩子再也忍不住,大声喊话叮嘱。 “孩子他爹,身体要紧,不要为了省钱,不顾身体!” “杨老八,你给老娘活着回来!” “爹……” …… 朱棣等人,转身……所有人都好像变成了一个人,都笑着边往前走边招手。 这或许就是,有担当爷们儿的一种共性吧。 把笑容留给家人,让她们放心。 …… 临近天黑,行至江宁县。 蒋进忠、周浪已经在县城外,官道边等着了。 见面后,周浪就笑道:“朱先生,我请求大人派我,跟着朱先生出去见识见识市面,从出生到现在,我去过最远的地方,还是前不久的金陵城。” 大都督府对地方下达,用于军事用途的徭役征召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