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们师傅、师娘是何人,贫僧十分仰慕,到底是什么人,通过言传身教,把你们这些懵懂童子,引导上这样一条路?”姚广孝十分好奇追问。 不为外物所扰! 培养的就是人的认真专注。 或许,这些孩子在长大后,会忘记今日其师傅师娘的教导。 但当他们被生活狠狠摔打过后。 只要肯反思,就一定会明白,今日所学价值。 孩子们满脸骄傲抬头:“我们师傅叫朱四郎,师娘叫徐大丫!” 朱棣!徐妙云! 初闻,姚广孝震惊,转而便觉这样才合情合理。 眼中闪过一抹异样神色,继续追问:“你们师傅师娘如此培养你们,是想让你们考功名,走仕途吗?” ‘看来,晋王错了,并没有真正了解他这位胞弟!此举,分明就是为夺嫡做准备!’ ‘如此,倒是更容易,搅乱这天下了!’ 情绪剧烈起伏,紧盯孩子们。 此刻,姚广孝的眼神,有些吓人。 孩子们下意识后退几步,杨东旭往前一步,把其他孩子护在身后,语气有些排斥冷漠,“师傅师娘的确会带我们参加科举。” “明年春季,我们就会参加童生考试。” “但师傅师娘也说了,读书是为了明人生至理,不唯科举,明理后,我们无论是做农民,当教书先生,亦或是做其他事,都可以做的很好。” 说道最后,杨东旭盯着姚广孝眼睛,问:“大师傅,你真的是出家人吗?我六岁时,村里来过出家人,可他们的眼睛,和你的不一样。” 杨东旭的质疑反问,让姚广孝如遭雷击,脸瞬间变白。 傻愣愣站在原地…… 孩子们相互对视一眼,悄悄离开…… …… “欲仁而得仁……” 稚嫩童声从远处响起,落入姚广孝耳中,却像尖锐的针扎在心头。 没有一丝血色,蜡黄苍白的脸,控制不住抽搐扭曲。 “阿弥陀佛!” 就在此时,姚广孝突兀高诵佛号,脸瞬间恢复平静,血色涌现。 烙着戒印的头顶,渗出细细冷汗。 似乎经历了一场大劫一般,眼神虚弱看着远去的孩童背影。 “巧合还是天意?” 姚广孝不由抬头看天,又看看孩子们,最后心有余悸看向有了响动,苏醒的小村。 ‘大师傅,你是出家人吗?我六岁时,村里来过出家人,可他们的眼睛和你不一样。’ ‘欲仁而得仁……’ 一句是发自童子之口的质疑。 一句是先贤之言。 差点破了他的佛心!毁了他的佛业! “刚刚踏足这平平无奇的小村,就差点被燕王夫妇言传身教的孩童,毁了贫僧一颗佛心,这土桥村,难道是我道衍的落凤坡不成?” “贫僧倒更加好奇了!”姚广孝眼中斗志更强了几分。 他是那种遇强越强的性格。 哪怕入村,就遭当头棒喝的巧合,佛心、佛业都差点被毁。 可恰恰激起了他的好奇和斗志。 话罢,提步入村……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投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