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奉天殿。 早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卿平身。” “谢万岁!” 简单的君臣礼毕后,群臣起身。 站在前面的朱樉、朱棡尽可能缩着脖子,让自己低调,以免被无妄牵连…… 朱元璋扫视群臣,微微皱眉,朝堂气氛有种说不出的…… 怪! 咳! 轻咳一声,朱元璋沉声询问:“可有事要启奏?” “臣有事启奏!”中书右丞相胡惟庸唇角微扬,大声回应。 “准!” 得到准许,胡惟庸跨列而出,站定后,扫了眼暂代中书左丞相的徐达…… “先在皇帝心中点把火,热热场子,等到朱棣成婚之事被揭露,定会十分热闹吧?” 胡惟庸腹中冷笑,面色肃然奏道:“禀陛下,春耕在即,多地奏报,卫所发生频繁逃逸事件。” “臣不敢妄加处断,请陛下圣裁。” 朱元璋脸色微微变黑。 卫所逃逸! 又是卫所逃逸! 从卫所制成立以来,短短几年,就频繁出现逃逸奏报。 寓兵于农难道不好吗? 朝廷养百万兵,不费百姓一粒米。 养兵、发动战争,就不会对普通百姓生活产生太大影响。 军户世家,军事素养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亦可确保,军队战斗力传承。 军户负担沉重,他也考虑到了,予以补偿。 多给土地,免除差役。 军户世家,相比普通百姓,上升渠道也更容易些,只要在战场立功,就能受赏,就能加官进爵。 如此利于民生,利于强军,也没亏待军户将士,两全其美的政策,卫所军户为何如此抵触反对? 身为大明皇帝。 卫所制又是大明立国根基之一。 他岂会苛待千千万万军户,自毁长城! 他…… 当过农民。 也当过大头兵。 他知道当农民、当大头兵的苦,卫所制设立之初,就结合自身经历,设身处地为军户做了周全考量。 免差役、多给地、给晋身渠道。 一个人,一个家庭,致富的本钱,发达的渠道,他都设身处地为千千万万军户想到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