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知道我是谁吗?-《英伦文豪》
第(2/3)页
两人找个位置坐下,
就像在布莱雅路。
夏目漱石说:“如果,《我是猫》能改编成戏剧就好了。”
陆时摇头,
“难。”
夏目漱石遗憾道:“刚才我们提到《包法利夫人》,我觉得明明只要完全按照编排就可以,但是……”
陆时说:“你这是对有执念,觉得一定比戏剧好。而且,‘完全按照编排’,这件事本身的可行性很低。”
他让酒保端来一杯水,
之后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写下两个词:
、剧本。
陆时说道:“里可以为了情节或者画面感,极尽描写之能事,写得越详尽越容易让读者在脑海中更好地把这些文字具象化。而剧本呢?编剧如果写,‘树上站着一只鸟’,剧组可能真要去训练一只鸟。”
夏目漱石了然,
确实有客观原因,导致无法复刻原著的情况。
两人正聊着,
忽然,有一个日本人走了过来,恭声道:“请问,你是《我是猫》的作者,夏目君?”
之所以知道是日本人,因为他的英语口音很重。
陆时好奇地看去,
对方长得很矮,甚至比夏目漱石都矮,
但他的身姿异常挺拔,宛如一株山中的松树,双眸犀利,带着丝丝的攻击性,十分符合明治时期日本人的气质。
夏目漱石说:“请问你是……”
对方笑了,
“夏目君,我们是校友。”
夏目漱石脑筋急转,随即露出惊讶的表情,
“总长?您是……菊池总长?”
菊池大麓,明治至大正时期的政治家、教育家、数学家、地震学家、启蒙思想家、教育行政官。
至于“总长”,指的是东京帝国大学总长,
他是在1898年上任的。
而他自称夏目漱石的校友,则是因为他曾两度两度留学英国,分别就读伦敦大学学院、剑桥大学。
菊池大麓看向陆时,
“不介意我入座吧?”
看似是问句,
但他根本不等答复就直接准备落座了,没把陆时放在眼里,
显然是看出来了,陆时是中国人。
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无论长相多相似,不同的民族之间就是能发现彼此间存在着差异。
更何况,连长相也不相似,
陆时长得高。
他微微挑了挑眉,
“不行。”
一瞬间,整张桌子安静下来,
“……”
“……”
“……”
外界的一切喧嚣好像与这里无关。
菊池大麓吃了瘪,才知道好好说话:“这位先生,不好意思。打扰到你实在是抱歉。只是,我有要事与夏目君相叙,所以,能否请你暂时回避一下?”
这才像句话。
陆时倒也没什么所谓,跟夏目漱石点点头,随后起身,走到旁边桌看一帮英国人玩《大富翁》。
不知过去多久,
“陆。”
夏目漱石的声音在身侧响起。
陆时回头,发现对方正有些忧虑的模样。
而在刚才两人所坐的桌子,菊池大麓板板正正地坐着,眼神犀利。
看来是谈崩了。
陆时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夏目漱石低声道:“菊池总长想让我帮忙将《教育敕语》翻译成英文。可是,你知道的,我的英文水平……唉……不提也罢。”
这完全是托词。
诚然,夏目漱石的英文有待提高,
但只要时间给得够,翻译文件肯定是没问题的。
他的毕业论文需要润色,主要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没法慢工出细活。
陆时意会,
“你拒绝了?”
夏目漱石点点头,又摇摇头,
“拒绝确实是拒绝了。但菊池总长他……唉……”
又是叹气。
陆时“嗯”了一声,
他怎么会不懂?
这年头,日本就喜欢搞绑架那一套,强人所难。
夏目漱石说:“走吧。”
陆时点头,
两人准备离开。
谁曾想,路过菊池大麓的时候,他竟然也站起了身,用颇有些强硬的语气说道:“夏目君,我认为你应该再考虑一下。”
夏目漱石:“……”
他在伦敦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作家,自有傲气,
“菊池总长,我想我刚才已经拒绝过了。”
菊池大麓低沉道:“夏目君,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效忠的机……唔……”
他顿住了。
因为,陆时不声不响地在对面坐了下来,
只见他倚靠着扶手椅,翘起二郎腿,身体十分舒展,
这个姿势虽然看着不带有攻击性,可那种随性和慵懒,斜睨着的雍容气度,却刺得身为日本人的菊池大麓分外不爽,
神奇的是,连他自己都说不出这种不爽来自于哪儿。
菊池大麓也跟着坐下了,
但他的坐姿还是刚才那副样子——
端端正正。
甚至于,他只有后半屁股是贴在椅子上的,前半屁股和大腿悬空着,
这种故意吃苦的状态,与陆时形成了鲜明对比。
双方不用对话,
仅仅是坐姿,就能看出他们之间不对付。
夏目漱石看着两人,
不知是什么原因,哪怕陆时表现得更松弛、更不在意,可他还是认为,陆时稳稳压制住了菊池总长。
这种感觉,实在很难用言语形容,
恐怕只有毕加索先生的画笔才能画出这种无形的缠斗吧。
陆时轻笑道:“夏目。”
夏目漱石“啊?”了一声,这才回神,
“怎么?”
陆时摊手,
“我总算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福尔摩斯了。这种坐姿,双手在大腿上交握,再加上叼在嘴里的烟斗,实在是很有架子。英国人,就喜欢端着这种架子吧~”
夏目漱石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也就陆时能在这种情况下还开得出玩笑了。
而且,还是拿对手道尔医生的笔下人物作为开玩笑的谈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