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炉冶之门》
消息不胫而走,走到了文广旅局。大家私下纷纷议论,跟高淄比较熟的,都有事没事来探探消息,但高淄始终坚持:装懵。平时,只打过照面的同事,逐渐对高淄变得有些热情了。就连跟高淄面和心不和的王文公休回来也给高淄带了些特产,弄得他不怎么适应。高淄一方面瞧不上他们,一方面有一些飘飘然。
前几年,高淄仗着自己有些才华,当着领导的面,评价王文写的文章和材料逻辑不通、语言啰嗦,当时高淄以为这是业务交流,也没注意王文强颜欢笑的表情。等高淄参悟透后,已经是2年后,他悄咪咪给王文说了几句好话,不过那会儿王文已经向领导申请负责文化惠民工程去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调令就像一块石头投进海中。
高淄有些着急,难道出了什么变动。“唉,自己这么年轻……”直到组织部找高淄谈话。
“高淄同志,鉴于你的专业能力,县上有意让你组织融媒体中心改革事宜,你意向如何?”
“媒体融合这个趋势在2012年正式提出,如今推进县级融媒体改革势在必行,我认为这是楼墨县抢占舆论阵地、吸引受众的契机。”
“嗯,你意向如何?”
“感谢领导的信任,我会尽全力做好媒体融合工作,把咱们县的宣传工作做到实处。”
“人事改革年轻化也是省委组织部的改革方向。希望你继续努力,提升自身水平,团结同志……”组织部的谈话很快结束,高淄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回到宿舍,看到简陋的房间,想到烂尾的楼,刚刚那一份挥斥方遒的气概消失不见。
“我好歹也是单位一把手,住在这里不合适,得搬。”
于是,他拨通了匡义的电话,“兄弟,我这里房租到期了,能不能给我找套房子,装修好点的,在政府附近吧。”
匡义是本地人,他二话不说,没过几天就把这件事办妥了。高淄咬牙交了半年的房租。别看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稳定,一个县城普通公职人员每月到手的工资也就2000-4000元,身处消费时代,大家日子过得将将就就。尤其是那些还要谈恋爱的年轻人,日子在头几天温存后,后面过得紧紧巴巴的。
搬家后,高淄给家人通了一个电话。
高淄的家在隔壁耿黄市柳河区鲤鱼镇,耿黄市就在楼墨的东南方。
“我儿子,厉害,这么年轻就要当单位一把手了,管那么多人。”黎英接到儿子的电话时还在门面里跟人搓麻将,她在镇上经营一家小卖部,下午生意淡的时候便约着和几位邻居打麻将,黎英其实不清楚高淄的工作情况,刚刚那句她只是说给周围邻居听的,“那儿子,你还是小心点哦,在外面吃好点。二筒,碰!”
“好,祝你多赢钱!”高淄一听母亲正在忙,也没多说什么,便挂了电话。
高淄原想再给父亲拨个电话,但转念一想,除了升职这件事,也没什么值得说的,父子俩从来没有直接通过电话,很多时候总是母亲在其中代传。于是,他躺在新的出租房内的大沙发上,惬意地回忆起到楼墨县的一点一滴。有了升官这个好消息的加持,所有的回忆变成了暖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