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算是投桃报李。 她从来不是高不可攀又不接地气的人,她吃过女性地位低的苦,如今有幸生在新社会,又恰好是纺织厂这样女工多的地方。 长舌妇有,但如赵娟这般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妇女也有,她希望红星纺织厂能继续更好的发展下去。 她的野心不大,能帮一个算一个。 白柳见过的东西多,但总要斟酌有些物件该不该拿出来,还要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 因此她异常纠结。 上次关喜月回沪城的时候带着几个画稿,但给沪城第二纺织厂的稿子和红星纺织厂的不同。 她几乎每天都在关注各种报纸,哪怕在如今的年岁,沪城依然是大城市,而永宁县太小了,很多新鲜的事物小地方未必能接受。 白柳一脸疲惫回到家,隔着很远就闻到楼道里传来香味。 唔,有点像宋嘉应做饭的味道,不确定,再闻闻。 纵观他们整个单元,如今已经陆陆续续有不少人住进来,但要说生活水准,可能还是她家最高。 毕竟两个拿工资的人养一个孩子。 如今有了房,糖豆理所当然改成城镇户口,也能吃供应粮。 他们俩在纺织厂的工资和奖金加起来一个月有一百块出头,手里有票,平时在食堂吃就从来不抠搜,自己做更是很“放肆”。 而楼里的其他人,多是拖家带口,甚至住着祖孙三代,自然生活格外节俭。 很多农村人羡慕城里人,殊不知城里人夏天吃颗菜都要凭票和钱购买,各有各的难处。 好在纺织厂这几年发展不错,有点钱,福利相对较好。 但谁家也不敢像白柳家一样做饭。 那得放多少调料啊! 白柳走上三楼,笃定香味从自家冒出。 “叮叮叮,铛铛铛……” 三楼另一侧传来敲打声,她转身随意一看,才发现之前年轻军人来收拾的屋子住了人,正在搬家。 也不知道是何方神圣。 转念一想,怪不得高永昌说最近要调走宋嘉应,看来一切就位,开始进行正常的工作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