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今想来,确实算是麻烦。 她上年分到的粮食不少,现在都在白家,可今年有了工作,每天只是回家吃一顿饭。 虽说有些事不要算得那么清楚,但黄凤来一向自诩一碗水端平,她想提前说好可能发生的麻烦事。 “嗯,我给你们都分了家,但一个锅里吃饭,咋能分清楚?”黄凤来有些苦恼,“糖豆的户口还在队里,她也不干活不挣工分,肯定要你年末的时候补钱,不多,这好说。” “但是你不同,你现在中午在食堂吃饭,晚上的时候回家。一天三顿饭变成一顿,那是你吃亏了。” 一天两天好说,可时间长了,年头长了,难免会论个多少。 现在几个儿媳妇没说话,毕竟是他们占了白柳的便宜。 但到了明年,白柳不能分粮食,家里孩子们越来越多,到时候粮食紧张,其他人没点小心思? 黄凤来养大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又在村里住了这么多年,什么事没见过。 白柳将最后一点红薯皮扔掉。 这不算大麻烦。 “妈,纺织厂要招工。” 她的语气很镇定,但平平无奇忽然放下一个炸弹,惊得黄凤来顾不上胡思乱想。 啥粮食不粮食的,如果儿女们有了工作,到时候—— “不过您也别想太好,纺织厂招工偏向女工,要去洗鹅毛和鸭毛,或者绣花,我三个哥哥能行吗?” 不是她小瞧人,是术业有专攻,白树白林白杨都没有干过。 “但万一招其他人呢!”黄凤来兴奋道,“咱家的大虎他们——” “你说大虎和二虎谁会,还是建武会。” 乔建文在前段时间已经通过了体检和考试,就等着成绩出来去当兵。 黄凤来被扫兴,忍不住拍了一下白柳:“你都知道,还告诉我。” 看得到抓不到,天知道她有多难受。 白柳也不是故意戏弄她妈:“妈你听完我的话呀,我哥他们不行,我嫂子她们万一行呢?” 她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当年白家三兄弟都读到初中毕业,在村里也算是文化人,娶的嫂嫂们也都识字。 黄美玲小学毕业,赵金芳读到初中,但没有毕业。 李秀兰差点,只读了几年小学。 这点文化水平足够参加招工了,毕竟这次招的是肯花费力气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