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一 金玉良言-《在亡国之君的路上狂奔》


    第(3/3)页

    萧敬心里只想用太子的口头禅卧槽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太子多亏是太子啊,换作无论是官员还是宦官,估摸着就没人玩的过啊。

    这法子也亏的太子爷想啊,那百官勋贵的钱买自己的地,怎么看怎么都是把百官当做冤大头,挣了百官一笔啊。

    萧敬哪里见过陛下这样,现在可算明白了,陛下当年总是对有些官员弄些稀奇东西进贡內廷严加斥责,现在看来,陛下是嫌少啊。

    你要是有本事像太子一样,动不动就是百万两打底的,你看陛下收不收。

    不过想归想,萧敬还是一脸笑着,“依奴婢看啊,这事还得殿下和陛下商量着来,奴婢不懂这些,实在是不敢随便出口。”

    弘治皇帝点点头,赞许的看了眼萧敬,他就是喜欢有自知之明的人。

    “你说得对,传太子入宫来”。

    很快,朱厚照入了宫,不到半个时辰就心满意足的离开。

    弘治皇帝专门交代了朱厚照,说是冬天马上就到了,这蜂窝煤万万不可耽误了,即便是少挣一些也要让百姓用上,熬过这个冬天。

    紧接着,镇国府传来消息,大明皇家投资商行将以五百万两白银的价格买下煤田,将会最快投入生产。

    五百万两,分给內帑足足四百万两,张懋等人没人也拿了三十余万两。

    这样一来,相当于宫里这需要出两百万两就足矣了。

    只不过钱这东西,尤其是几百万两的买卖,弘治皇帝哪里放心全权让自己儿子来办。

    他能挣钱这不假,可问题是,他花起钱来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阔绰到他这个老子都头皮发麻了。

    所以啊,理所应当,所有的资产自然就有弘治皇帝这个大股东负责,并且规定了万两以下太子可以自己支配调用,可要是万两以上,必须让弘治皇帝做主。

    这一点上上下下一致拥护,毕竟,钱在陛下那总归是在太子那靠谱一些的。

    弘治皇帝在暖阁噼里啪啦打了一夜算盘,看着账面上的数字,心花怒放,一点疲惫都没有。

    多年来一直为钱银担忧弘治皇帝可算是翻身做了主啊,这才多久,不到一年,內帑里的白银,比自己登基到现在攒的银子多了五六倍都不止啊,按这个发展下去,看起来要给自己先定上个小目标,挣它一千万。

    弘治皇帝自己碎碎念叨:“太子说的对啊,这会攒不如会挣啊,金玉良言,金玉良言啊。”

    朱厚照几日的功夫,还真的整出来个什么章程。

    送去给弘治皇帝过目以后,很快就在西山挂起了告示,广而告之。

    谢步东也来禀告,说是交代采买的镐头,各类物资什么的都已经采买的差不多了。

    现在,万事俱备,就剩开工了。

    告示下刘瑾专门安排了识字的小宦官在一边加以讲解。

    “身强力壮,年纪在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每人每天上工五个时辰,上午两个时辰,下午三个时辰,中午管饭。

    每人每天定量,每多采一千斤会有补助,每月一两银子。

    年龄四十岁以上的,负责做蜂窝煤,每人每天五个时辰,一个一千个以上,每多做十个,一文大钱,一个月五钱银子。

    若是年纪不足十六,或是体弱者,孤苦无丁者优先可以去帮着做做饭,看看工,包吃包住,每月三钱银子。

    镇国府将不在提供饭食,以上镇国府所需的人,一经录用,先发一月工钱,以供生活。”

    告示下面的人一个个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地发出惊呼,盘算着家里几个壮劳力,挖煤能有多少,做煤球能有多少,实在再不济,做做饭又能拿多少。

    要知道,他们多少人一年到头在地里忙活一年,腰都抬不起来,从地里刨出的哪有大明银子,最多也不过是些铜钱罢了。

    至于说是不再白吃白喝,任何个要脸的也都不好意思了,这些日子全靠太子爷养着这几万人,他们养活家里几口人尚且都困难无比,更别说这么多人的吃吃喝喝了。

    再说了,人家太子爷也算是仁至义尽,还先发一个月的工钱,这世上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东家啊,太子真不愧是太子啊。

    一时间,家家户户的堂屋里中间摆着的不是灶王爷,而是专门请了识字的人写的排位,一个是陛下,一个是太子。

    有些稍微富裕些的,还招人做了两人像,不过家家户户,每日早上起来,有些上香,若是真的贫困无比的,也是一家老小恭恭敬敬的磕上三个响头,希望皇帝爷爷能活上百年千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