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八 大伙凑钱吧-《在亡国之君的路上狂奔》


    第(2/3)页

    他需要懂些什么,他只要明白投钱之后,太子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最后等着分银子就行了,管那么多干什么。

    刘健没在户部任过职,自然对朱厚照所说的只是听懂了个大概,可若是再详细些,恐怕就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不过,刘健不知道,不代表没人知道啊。

    最先明白过来的是李东阳和周经,两人和钱粮打了半辈子的交道,很快就弄清楚了这个投资商行的意思。

    两人互看一眼,都明白了些什么。

    这个商行,在某些方面,甚至能做一些户部都做不了的事情。

    “宾之,你怎么看?”

    “刘公,殿下所想的,下官倒也是看明白了些,殿下说的,就如同皇商一般,只不过比皇商的权力更大,负责的越多。”

    “对,下官和李公看法一样,就比如此次河南大旱,若是有这样的商行在,完全能在户部之外购上些粮食,不知可以救活多少人。”

    周经和李东阳故意避开巨大的利益不谈,要知道,按照太子说的,商行是皇帝垄断,也就意味着,人家想要做些什么,大明境内,哪个官府,那个人敢去管?

    若是真的建立起了,恐怕到那个时候,无论是江南的盐商还是别的,完全都不可同日而语。

    刘健听了也明白了个大概,若是真的户部可以参与其中,看起来日后的收益十足啊。

    刘健更明白,就算是今日没有户部朝廷,太子的本事,也觉得能把这玩意给造出来。

    只是到那个时候,恐怕言不正,名不顺啊。

    既然太子主动让利给大伙,大伙自是会识趣。

    当然,还有个原因就是太子一来就说的,钱。

    刘健想了想,“还问殿下是准备多少银子?”

    要是这样的规模,恐怕银子少不了啊。

    朱厚照吐出一句:“那就不知诸位能出多少了。

    本宫和父皇商量过,勋贵,户部各两成,皇家六成,能拿多少银子出来,宫里內帑就出三倍。”

    这个比例无论是谁都没有异议,太子的一贯作风,带你挣钱可以,不过得听我的。

    再说了,当家人是弘治皇帝,还是很有保障的。

    别看陛下不在,可要是。陛下的点头,这事,绝成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