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元喆上手就能熟练操作的奇怪事实被李渊和跟过来的官员华丽丽的无视了,他们更惊叹于一人一牛一犁的高效率。 李渊和几个官员跟在李元喆身后仔细检查翻耕的情况。 “深耕一尺,沟宽一尺,无大块泥土,保墒效果好,太上皇,这曲辕犁可真是神器啊!” 闫立德对李渊道:“单牛的即可拉动,熟牛还省去了牵牛的人工,翻地速度比双牛直犁快一倍,臣估计一牛一人每天可以翻耕旱田三亩,江南用水牛每天可翻耕水田四亩上下,如此一来相当是我大唐的耕牛凭空多了一倍有余!” 裴寂激动道:“有此神器降世,我大唐兴旺在即呀!” “恭喜太上皇得此神器!” “恭喜太上皇得此神器!” “真是天佑大唐!” 这些官员不是在拍李渊的马屁,而是真的为有高效的农具而高兴。 有了高效的曲辕犁,意味着今年农民可以开垦出更多的荒地,增加播种面积,粮食的产量会跟着增加,粮食实在是太重要了,是国家稳定的基石,后世的人很难理解古人对于粮食的执着。 李元喆见这些臣子还是在围着老头子转,叹了句任重而道远就拉着杜如晦进了皇庄里的一间密室。 反正来都来了,李元喆顺便把土豆、红薯、木薯和玉米种子交给了杜如晦保管,并把文总给的详细种植资料交给了他。 杜如晦深知这些种子的珍贵,将种子小心翼翼的收好。 李元喆交代道:“这些种子得来不易,朕希望你能把握住机会,别的不敢说,只要你能把这几种粮食繁育成功,至少能封个国公。” 杜如晦道:“谢陛下垂青,臣定当尽心竭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