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娄阳对这里很熟悉,承担起了“讲解”工作。 “钱老是共和国航天的起点,当年钱老回来,带回了美国宝贵的导弹、火箭知识.” 周瑞却打断道: “更正一点,钱老早在赴美留学前,就已经在研究火箭了,曾经在1935年发表过对火箭的设计、计算、燃料模拟,以及对星际航行的思考.被刊登在当时的《浙省青年》上。” 周瑞感慨道:“那一年,钱老24岁。” 娄阳愣住了. 想到很多人都认为,钱老厉害是因为从美国携带回了先进知识,周瑞补了一句: “自然规律,物质法则,就在这世间摆着,被发现有先有后很正常,但不必自矮,而且不是钱老从美国带回了知识,而是钱老自己开创了这门领域。” 即便历数近代所有‘星辰’,这位也是最耀眼的那一批。 娄阳惭愧道:“是我无知了,谢谢周总提醒。” 周瑞对钱老的成就和事迹很清楚,甚至超过娄阳这位航天局员工,是有原因的。 因为钱老不但是中国航天之父、火箭、导弹之父。 同时也是中国的半个航空之父、力学大师。 他是全球现代空气动力学的鼻祖之一,著作《喷气推进》被NASA当做权威数十年,五十年代时,就已经在研究超音速飞行器、喷气式推进技术,是喷气式飞机的奠基人。 虽然在回国后,力排众议,建议优先发展导弹,暂时放下“飞机”幻想的,也是这位。 周瑞在航空领域学习各类知识的时候,在蓉飞查阅各种资料的时候,对钱老很熟悉。 或者说,全球航空、航天领域,至今仍需要借鉴这位的智慧。 共和国蓝星第一的导弹技术,也还在钱老智慧的守护下。 同时,钱老还有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成就。 他是工程自动化的创始人,在被软禁期间,为了让某国放松警惕,短暂的不再研究火箭等敏感技术。 用闲暇时间,写下了一本改变历史的巨著《工程控制论》,是人类史上最早的,研究“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的著作。 周瑞站在屏幕前,看完了整个视频。 钱老的一生,成就太多了,故事也太多了。 视频只是截取了一次专访的一小段,不超过五分钟。 周瑞下移视线,看到台子上刻着钱老的简单生平。 写着“1911—2009”。 刚好是周瑞重生的那一年.但他当时居然没印象。 因为那时他刚进入大学,还没有走上科学的道路,主业是写歌. 周瑞收拾了一下崇敬的心情,说道:“继续吧。” 娄阳点点头道:“请跟我来。” 之后的讲解里,周瑞系统的了解了共和国航天发展史。 五十年代,依靠手锻、手焊的艰难条件,在没有橡胶、没有铝的限制下,制造出了射程590公里的“快递一号”。 六十年代,导弹技术与蘑菇弹技术适配,守住了共和国的安全底线,得到了世界民族之林里的“免死金牌”。 七十年代,第一颗卫星发射,长征系列横空出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