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直接察觉?极限? 这个范畴可太宽泛了。 他左右看了看,突然有了想法,用两根手指,捏住了椅子把手。 这是一把竹藤结构的阳台小椅,刷了桐油,看上去很轻,却很结实。 这么说吧,坐三个人都不带变形的。 周瑞手指不断加力,指节开始凸起,但并不疼痛。 终于,五厘米粗的厚重把手,开始发出吱吖声的时候,脑海中灵光一闪。 像是明悟一样,周瑞意识到,自己达到了“极限”。 如果继续加力,会对手指的结构产生损伤 但其实.他感觉自己还能继续加力.硬说的话不过使了七分力罢了。 而且即便有细微的损伤,人体也有恢复能力,并不是所有超出极限,都会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皱眉思索了一阵,系统判断的这个“极限”,比他想象的要安全的多啊. 而且系统并没有提示他的“极限”数值,只是有一种“到了”的感觉。 到了就是到了,别问真的假的,会受伤。 但好处在于.没有概率判断,是必然可以察觉的。 周瑞松开手指,下方的结实的把手上留下了清晰的按压痕迹,然后换了一个方法测试。 猛吸一口气,屏住了呼吸。 三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 稍稍有些无聊早知道闭气前不吸气了。 好像世界纪录是20多分钟的样子他常年练习“金息”,这方面应该是强项。 反正系统不给准确数值,周瑞干脆起身活动身体,增加耗氧量。 打了一套拳,差不多十五分钟的时候,终于出现了那种“灵光一闪”的感觉。 已经抵达了机体极限. 但他没有停下,继续闭气,那种“极限感”就一直开着,像是一个关不掉的“闹钟”一样. “呼~” 缺氧的感觉快速缓解,所谓的超越“极限”带来的一些影响,也快速的恢复着。 如果从现代运动科学的角度,“极限”就是用来超越的,略微超出,等待机体恢复,然后变得更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