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个安保员见周瑞车上看书,感慨科学家就是科学家。 小王很有眼色,询问道:“领导,需要给您窗户开条缝么?车上看书容易晕车。” 周瑞道:“不用,别叫我领导了,叫我小周吧。” 小王:“那我们称呼您为周教授吧。” 周瑞心想我也没评教授,不过倒也没必要和别人过于强调,可能他们习惯于为蓉飞的专家服务,这么叫顺口了。 话说上周,复大那边赵院长联系到周瑞,说他的第一个“个人荣誉”已经下来了。 他现在已经是“仟人计划”的一员了,放在科研界,已经是“比较有牌面”的人物了。 虽然目前他一没有公开课题,二没有发表论文,三没有评上职称,算是“仟人”中的异类。 不过这样人也不是没有,这本就是一个国家为特殊人才提供的鼓励,并不是完全按照常规科研界的规矩评定的。 而作为惯例,复大甚至可以为他开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配人、配钱,这是独立于复瑞科技以外的薅羊毛机会,不过他暂时没有方向,等回去后再说吧。 两个多小时后,周瑞来到了所谓的拍摄地。 《建档大业》作为主旋律大制作,为了体现当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全国各地都有取景。 蓉城的这处拍摄地,就在城东侧某处乡镇边缘,一片竹山茶园之地,自然风貌优秀,剧组干脆将山头包了下来,将大量需要自然景观,野外拍摄的部分,移到了这里。 山东头就是山东,山西头就是山西了,反正观众只能看到摄影机选择的取景,调色一拉,白天也能说成是晚上。 电影拍摄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哪怕只是分片场,这里也聚集了两三百号演职人员,附近的所有酒店、餐馆都在为他们服务,倒也算让乡亲们赚了一笔,带动了当地经济。 当地人是举双手赞成的,卖个盒饭,个把月能到挣半年的钱,还有那村头好事的大爷大妈,天天搬个板凳蹲在路口,一边聊天一边看明星,偶尔还会被拉起来客串一下群演。 还有一些干脆就雇来干些杂活,比如拍摄地外面设了卡。 一辆黑车停在设卡点前,村头老汉敲了敲玻璃。 “你们干什么的?” 周瑞降下玻璃,说道:“探班,朋友在里面拍摄。” 老汉直摇头:“那让他出来领你进去。” 周瑞正要联系李文倩,小王对他摇了摇头,对那大爷用本地话说道:“啥子车都拦,也不看看牌牌儿。” 大爷绕到前面瞄了一眼,砸吧了一下嘴,直接放行了。 周瑞奇道:“啥情况?他认得出车牌?” 小王笑了笑:“他能认得出颜色,我们这个是白牌车。” 原来如此刚才直接上车了他也没注意。 小王担心周瑞觉得他们张扬,补了一句道:“不是我们搞特权,私自设卡本就不合法,估计是拍摄组为了方便擅自弄的,理论上他们没这个权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