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5485254张! 双平台第一! 这是《逆流而上》专辑在发行五天后交出来的一个成绩! 刺眼夺目。 纵然‘云听’那边并没有将其统计进去。 但数据在那摆着了。 认也得认。 不认也得认。 本身就是一场万众瞩目的大战。 网友总是会拿过来比较一番的。 《逆流而上》可不仅仅是赢了销量那么简单。 论起含金量。 也要比夏应清几人的专辑高的多。 就像粉丝做出来的鬼畜视频那般。 这张专辑可以说是在所有先决条件都对它不利的情况之下中杀了出来。 没人怀疑‘鲸落’的实力。 但也没人能预料到更换平台后的他依旧会那么强势。 而且在‘鲸落’人气的巨大牵引力下。 整个‘回声音乐’已经是被其拉到了一个不属于它的位置上了。 眼下这段时间。 完全能跟‘云听’掰掰手腕。 一个新上线不久。 一个纵横几十年。 就因为一个歌手。 二者莫名其妙的来到了一个水平线。 你说扯不扯? 这几天。 媒体的视线基本都在夏应清几人的身上转悠着。 而就当‘鲸落’在销量上完成反超后。 他们默契十足的又把目光给拉了回来。 “‘鲸落’专辑再次力压三大公司!” “三大公司加美创乔亚,依旧不敌歌手‘鲸落’。” “弑神者‘鲸落’名不虚传。” “五天时间,专辑破五百万,‘鲸落’在不断刷新着销售记录。” “还有谁能阻挡‘鲸落’?” “最大赢家其实是‘回声音乐’。” “三大公司连续三年沦为背景板,往日霸主地位已名不副实!” “上山的‘鲸落’,下山的三大公司。” 一篇篇的报道开始出现。 前一秒。 他们可以站在三大公司和美创乔亚的视角来嘲讽‘鲸落’。 后一秒。 也可以站在‘鲸落’这边阴阳怪气对方。 立场? 有个屁的立场。 只要能吸引观众和评论。 别的。 他们完全不在乎。 相比起媒体的咋咋呼呼。 微博上一些乐评人的点评就比较犀利了。 “不得不说,‘鲸落’这张专辑里面有许多优秀的作品,我们仍然能从《记得》、《十年》以及《寂寞的季节》当中听到他对于伤感情歌独到的理解以及强力的把控,就像是前面两张专辑所做到的那般,在创作力没有下降的同时,还能够保持着新鲜感,殊为不易,很难想象他的年纪不是很大,因为有些歌词没有一定的阅历是写不出的,但在他的身上仿佛丝毫没体现,相信很多年以后,这些作品依然会保持着很高的传唱度。” “跟以往相比,我们在这张《逆流而上》的专辑中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鲸落’,比如难度系数陡然拔高的《月光》,非常考验歌手的水平,转音几乎是做到了极致,完全没有给自己留后路,再比如《稻香》的说唱,不同于市面上某些歌手的公式化架构,轻快间能给予人温暖,以玩趣般的歌词带着大家回到乡下,重温打赤脚在田里奔跑、偷摘水果的玩乐嘻闹声,无忧无虑的童年,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最后,还有一首民谣《理想三旬》,当然,这并非是‘鲸落’第一次写这种类型的歌曲,在汪佳雯身上,我们其实已经早早的就体验到了他对于民谣独到的理解了,但在这首歌中,我还是理解到了什么叫做‘我们不老,梦想不死’。” “‘鲸落’还是以前的那个‘鲸落’,平台根本不能限制歌迷对于他的喜爱!天王?他已经超过这个阶段了。” “我相信,在很多人的心里面,专辑卖的好才是王道,但请各位千万不要忽视了你们‘音乐人’的那个身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专辑出现了‘主打歌’和‘非主打歌’,有的歌适合翻来覆去的听,有的歌则是完全在凑数,只是单纯的为了捆绑销售?恕我直言,这只不过是挣快钱罢了,麻烦你们睁开眼看看‘鲸落’吧,为什么他的专辑总能拿到第一,为什么他的专辑总能让歌迷疯狂,为什么他年纪轻轻就获得了这样的成就,说到底,还是要用作品说话,听众不是傻子,真的不是。” 销量在这。 所以基本上还是夸赞的声音比较多。 即便想黑一下。 专辑整体张力不俗。 能怎么喷? 别人一张专辑十首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