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拿到了王学海的冬景图。 看得众人一阵眼热。 不过还好。 张大师压箱底的书法还在。 还值得期待。 王子志父子毕竟只是一个插曲。 他们离开后。 比赛还是要继续的。 书法绘画诗词比试完。 剩下的就只有作对了。 也就是楹联。 规则么。 也简单。 张大师四人这边各出一道上联。 谁对的快。 谁对的多。 便算胜出。 时间挺苛刻的。 也只有二十分钟。 “老岑,这楹联是你的强项啊。” 虞爸见状缓声道:“你和几位朋友不是弄了一个什么游戏来着” “对王之王。” 旁边的陈德通插了一嘴。 “对,就是对王之王,你上次不是还说里面都是有关楹联的比赛,这次机会来了你可得把握住。”虞爸道。 “我尽量试试吧。” 往年文学聚会。 其实是没有楹联这一项的。 这次岑仁国本打算走个过场热闹热闹就完了。 谁知今年突然冒出来一个吟诗作对。 正好给了他机会。 这还未完。 全场分量最重的彩头。 张大师的书法还在呢。 运气简直不要太好。 岑仁国也想低调一下。 只是这方面。 他钻研多年, 还真不认为别人会是自己的对手。 休息片刻。 十分钟后。 比赛正式开始。 以张新林为首的四位大师一人写了一幅上联出来。 然后由他们各自的弟子举起来面向大家展示。 刘洪大师的是:“藕丝不断抽寒露” 张新林大师的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王学海大师的是:“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月送僧归古寺” 郑闫明大师的是:“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你们当中要是谁能想出来下联了,直接写在纸上拿过来就行,我们四人会检查一下是否合格,做出评判。” 说话这人是郑闫明。 言罢。 人便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去。 “我勒个去,除了刘洪大师的简单点,其他三个都好难,怎么感觉比写诗都摸不着头脑呢。” “张新林大师的这副上联我愣是没看懂。” “王学海大师的这个上联不仅要层层合字,还要用诗句收尾,我的天,太难了吧。” “郑闫明大师的看着倒是简单点,可太长了,有点头绪,但是到一半总是断了。” “哎,张大师的这副书法不好拿啊。” “在场有精通楹联的么,怕是能对出来其中一个就顶天了吧?” “想不出来,根本想不出来。” “四位大师还真是一点不打算放水啊。” “一个意思,弄太简单了,都能答出来,容易乱套。” 望着面前的四副上联。 一帮人即便是凑上前去却也无济于事。 仅仅扫上一眼。 脑袋就彻底蒙圈了起来。 当下。 皆是陷入了苦苦思索当中。 一些家眷们帮不上什么忙。 便都坐在远处吃水果,嗑瓜子,低声聊天。 静静等待。 二十分钟的时间。 四副楹联。 其中还存在着高难度。 在其中部分人看来时间是完全不够的。 充其量。 也就能照着一个楹联下手。 数量不够。 质量来凑。 这是多数人理解的模式。 不要求全部对出来。 能答出一个下联也是好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