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京官儿上门-《大梁豪商》


    第(2/3)页

    冯涛轻叹一口气,也不再多强求。

    “对了冯将军,高琛,高大人可还在杭州?”宋澈随口问了一嘴。

    冯涛说道:“高大人奉旨沿海讨倭,如今杭州局势稳定,早于上个月便去了淮南,应该在东洋一带抗倭。”

    高琛去了淮南,宁叶红应该也在淮南。

    “淮南局势如何?”宋澈又问。

    冯涛却没流露太多表情,只是说道:“待杭州水师重建完毕,我的马步兵团应该也会调往淮南吧。”

    淮南,京东,河北,三路与东瀛隔海相望,从逃难流民数量,便知其形势险峻。

    “望诸君一路顺风。”

    宋澈于码头目送,直至瞧不见船帆,才一声轻叹,转身离去。

    当兵的,刀口上舔血,每一次送别,或许都将成为永远。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家商贾,如之奈何?

    ……

    布行进入淡季。

    料子少、款式新的私房,销量一直很稳定。绸缎则要下滑不少,绫罗锦布本身便昂贵,一直都难以走量。

    这便是坐商的局限性,不够主动,受外界因素影响太多,夏季一过,秋季有所回暖,但到了冬季,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棉织品御寒,丝织品则会迎来销售低谷。

    因此,宋澈下半年的计划,等过了这个热,趁着秋高气爽,与老丈人出去走商。

    商行天下,走南闯北。

    世界这么大,总得出去看看,拓一拓视野,长一长见识。

    ……

    傍晚。

    由于天气燥热,近些日子来,都在凉亭用膳。

    宋澈发明的冰箱,很受两位高堂喜爱,特别是老丈人,每日数着时辰,就是为了能够在晚饭时喝上一碗冰镇美酒。

    “文君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