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汴河街子霄救驾 南清宫德芳认兄 (三)-《九州烽烟记》


    第(2/3)页

    慕容云瑶缓步来到门前,轻轻的叩了叩门,“有人吗?有人在吗?”她敲了几下见无人应声,便随手推开了房门,小心翼翼的走了进去。

    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纸香与墨香,把她熏得有些头晕。她一边用手轻轻的揉着脑袋,一边仔细的打量着屋中的布置。只见屋子正中摆着一张雕工精美的黄檀书案,书案上摆放着文房四宝和两摞厚厚的宣纸,左边的宣纸上都绘着一幅丹青或提着一诗,而右边的宣纸则是随时待用的。书案两侧摆着四个高大的书柜,拄天拄地的颇为壮观。而书案后的粉壁上,还挂着一副对联,气势连绵,字有尽而意不绝,上联书“随时纵论古今事”,下联配“尽日放怀诗酒间”。

    慕容云瑶见桌上的丹青画得非常好看,随手把最上面的一张拿了起来。但见画中绘着一座异常秀美的高山,山峰在变化莫测的云海间若隐若现,隐约能看见云海间似乎有一座白砖所砌的庄院,白砖被阳光映得晶莹剔透,恍如上好的羊脂美玉,美丽而虚幻,似乎不是人间的建筑,仿佛九天宫阙。

    “这是什么地方?怎么没听父亲提起过?”慕容云瑶疑惑的盯着这副画看了许久,这才笑道:“我真笨,这样的美景一定不在凡间,而是在天上!”她说着又随手翻看起别的丹青。

    她一边翻看着,还一边煞有其事的评头论足一番,似乎自己是丹青一道的行家里手一般。不多时,她就把桌上的丹青看了个七七八八,正想转身离开,却突然被眼前的一副画吸引住了。

    只见这幅画上绘着一位美艳的少妇,她衣着华贵,手腕上还带着一串十分别致的玉链,怀中抱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慕容云瑶惊奇的发现,无论是这位少妇,还是她怀中的孩子,眉宇间竟都与自己十分的神似。

    慕容云瑶看得呆了,神情间说不出的诧异,脑中再次出现了那个又熟悉又陌生的女人。她的本能告诉自己,自己脑海中的女人,与丹青上绘着的少妇是同一人,而她与自己定有莫大的渊源。

    她正胡思乱想之间,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谈笑声。只听一人笑道:“哈哈,本王就说怎么一见云公子便如此投缘呢,没想到你我竟是表亲!本王家中只有一个哥哥,又常年镇守在外,如今表兄机缘巧合之下来到南清宫,真是天大的喜事!”

    另一人也笑道:“在下听祖父提起过,祖母曾孕有兄妹二人,他们幼时便因故分离。此后兄长被祖父的挚友茶仪卿带到了涟霞山,继承了曾祖父的衣钵,掌管了水云阁。而妹妹则被祖父的同门师弟幽凝寒抚养长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让她管比自己小上几岁的幽凡一叫哥哥。后来兄长辅佐慕容燕云开创霸业,妹妹却嫁给了太祖赵匡胤为妃。一晃这么多年,我们都长这么大了,今日终得在此相见!”

    当先说话之人笑道:“不瞒表兄,小弟这么多年来一直对水云阁心生向往,若非当年父皇下旨剿灭水云阁,我定要到那里好好游览一番!”

    两人说话间已进了大门,望见正捧着丹青发呆的慕容云瑶,都吃了一惊。慕容云瑶听见两人的脚步声,这才回过神来,转身望向并肩而来的二人,竟是赵德芳与云子霄。

    赵德芳一见慕容云瑶便笑道:“慕容姑娘,你不觉得自己和画中人十分相像吗?冒昧地问一句,姑娘可认识赵婵雪?”

    慕容云瑶奇怪道:“是呀!我也觉得自己和画中人很像。可我并不认识赵婵雪,画中之人叫赵婵雪吗?”

    赵德芳一笑道:“本王只是随便问问。对了,今日真得好好谢谢姑娘!若非你方才劝云公子一道来南清宫,只怕我们兄弟就要失之交臂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