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顾泽轩走的时候给了他一份清单,清单里面是他已经做过调研,希望能够在内地市场进一步耕耘的领域。 可是这些领域跟关海洋所说的科技行业都不怎么沾边。 好在关海洋也没有跟顾泽轩重点描绘对于科技领域的想法。 顾泽轩是个纯粹的商人,没有什么过多的家国、民族情怀。 倒不是说他的人品有问题,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商人其实都差不多。 纯粹的商人,自然要以盈利为目的。 关海洋之所以在最后要跟他谈谈科技领域,是想看看他的眼界和格局。 如果对方也能看到这一步棋,愿意跟他合作。 有这样一个资本雄厚的搭档,对于关海洋的计划显然是有利的。 可惜…… 关海洋拿起桌上的清单又看了一遍。 “服装和纺织相关行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会有不错的发展。” 主要是这个方向跟他给陆雨珊规划的产业有重合度,做起来以后,完全可以交给陆雨珊自己去打理。 此外棉纺厂那边他也认识人,牵个线搭个桥的话,顺便连郭金健的问题也能解决,并且有长远的发展思路。 “顾叔不想跟我们走科技和制造领域,那我们的合作就从服装、轻纺开始。 他在港城有成熟的销售渠道,我们负责把内地的生产制造以及流通环节都打通。 创立共有品牌,早点抢滩登陆。” 在关海洋的脑海里,后世那些出名的内地服装以及轻纺品牌,现在只有极少数已经起步。 绝大多数连影子都还没有。 现在就开始在这一块发力的话,只要运作得当,市场这一块就有很大的先机。 后世知名服装品牌成立的时间各异,彼此之间甚至相差了一二十年。 波司登、雅鹿、雅戈尔成立时间最早,改革开放还未开始便创立。 而李宁、安踏、匹克等则是在九十年代初期才踏入市场。 至于鸿星尔克、特步、361、海澜之家等,更是在千禧年之后才杀入这片红海。 这些品牌在不同阶段进入市场,却都能强势突围,他们所采用的商业策略关海洋脑海里面都清楚得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