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柳如是被送到得月楼来,也有一年多时间了,使得这得月楼的生意更好。 酉时刚过,得月楼一楼的大厅已经是座无虚席,只有前面中间的一张桌子还是空着,楼上的雅间时不时的有客人走了进去,推开了里面对着戏台的窗户,向下张望着。 几轮歌舞下来,看客们脸上红通通的,酒色袭人,谁能不醉。 这时大门开启,几个人走了进来,为首一个三十余岁,手拿纸扇,气度不凡。 看客们有识的那人的,纷纷起身拱手。 “探花郎又来了,怕是那小柳如是回了金陵。” 有人在说着。 “钱大人几日未来了,老朽想着大人上次那首好诗,这几天一直在反复推敲研学,今日再遇探花郎,应该还有新诗学习了。” 一个老者看到探花郎钱大人走到了那唯一空着的桌子旁边,站起身来拱手说着。 钱大人只是淡淡回了回礼,面上没有任何表情,撩起长衫居中而作。 邻座那老者也不在意,像是习惯了,看到钱大人坐了下来,才慢慢回到座位坐下。 “这钱大人甚是傲慢,恃才傲物天下第一,果然名不虚传。” “万历爷三十八年进士及第,探花郎名扬天下,如今又是东林党魁首,礼部侍郎。在他眼里,又看得上谁啊!” 众人都在说着。 “即日起,钱谦益归乡做一散人,在下今日已经手书辞呈拜寄京师了。” 探花郎钱谦益像是听到了众人之词,站起来转身向说话之处拱了拱手。 “那也好,我们就更有时间请教诗文了。” 之前那说话的老者,又是说到。 钱谦益回转身坐了下来,戏台上的乐声骤然而起,六七个舞女翩然而至,舞女们转了两圈,乐声又低沉下来了。 随着一阵清丽的歌声,柳如是一袭蓝紫色衣裳,手上抱着一具琵琶,款款走了出来。 众人都是抚掌,钱谦益正襟危坐,看着柳如是的眼神竟有些异样。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柳如是唱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台下有些看客们听起来,脸上已经有了泪痕。 一曲唱罢,台上舞女们依然还在舞动着腰躯。 “钱大人,老夫敬你一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