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征程前夜-《草原特种兵》


    第(2/3)页

    巴根台站在塞尔柱苏丹王宫的回廊上,看着远处的暮色。科尼亚的王宫坐落在城中央的阿拉丁山上,山脚下就是巍峨壮丽的阿拉乌丁清真寺。小亚细亚春寒料峭,风吹着他的脸,吹着他的绿呢军氅襟带飘扬。和蒙古草原干冷如刀的风不同,地中海的湿润空气让这风很舒适。

    明天,大军就要启程,向君士坦丁堡进军了。告别了一天的军中喧嚣,巴根台请来那位令他印象深刻的科尼亚智者贾拉鲁丁,排遣心中那涌动的不安。

    蒙古军队之伟大,是因为他草原民族的本色,和成吉思汗创立的战法。天生的战士,机动灵活的战术,吃苦耐劳的人力和马力,因粮于敌导致高度的机动性。蒙古铁骑忽而分散,忽而集中,即使不能正面击破敌人,也足以拖垮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对手,三峰山之战就是最经典的战例。

    但是这种战法难以攻克君士坦丁堡这样的世界级坚城,巴根台永远也不会忘记他第一次突击中都城的惨痛教训,蒙古攻克中都实际上是靠长期的封锁困死的。30年来,巴根台不断提高蒙军的火力水平,还有支撑军队火力的工业生产水平和运输能力,使蒙古重装部队之强大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但是蒙古大军也不得不走上了依赖后勤取胜的道路。

                     尤其是为了一个稳定的新罗马,蒙古必须要整合整个巴尔干和小亚细亚民族的力量,他们必须要参与到这场君士坦丁堡战役之中。靠这些分裂贫穷的小王国,小公国,小部落是根本无法支撑长期作战的,他们主要的物资补给都来自于西蒙古的支援,这更加加大了蒙古战争机器的负担。

    巴根台不担心蒙古军队的战斗力,在超过这个时代6百年的火力面前,什么样的坚城也无法阻挡。但是他深知,这种战争已经无限接近近代战争,归根结底战争打的是后勤,是补给。蒙古现在的运输能力,能够跟上这场浩大战争的消耗么?他苦心经营的工业体系,能够保证战争的胜利么?

    在巴尔干地区,由保加利亚族,达契亚族和南斯拉夫族10万战士组成10个野战师,与蒙古拔都王爷亲自率领的5万蒙古兵团组成一线部队开始东进。在他们身后,还有拉脱维亚族、立陶宛族、南北俄罗斯族、钦察族、波兰、匈牙利、克罗地亚等民兵和北欧雇佣兵组成的二线部队20万人。

    在小亚细亚地区,一线兵力为小亚细亚诸族组成的8个野战师,蒙古波斯军团4万人,由忽必烈王爷指挥。在他们身后,拜住诺颜坐镇伊兹尼克,统帅着波斯军团4万人,和小亚细亚和外高加索东正教民兵15万人。

    在维也纳,蒙哥王爷统帅2个万人队保护着中央集群右翼,威慑着东德意志和意大利北部。在海上,黑海舰队2百余艘战舰负责海上作战,包括3个海军陆战旅,海军总兵力3万2千余人。

    蒙古为这场君士坦丁堡会战,仅仅在一线,就投入了30万大军。如果算上后备兵力,将达到史无前例的65万人!更不要说在北线波罗的海东岸,乌恩统帅的一个战略集群,同样需要消耗大量物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