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本以为赵巧月会在百姓们施压下妥协。 没想到她会轻易放弃这里,改道其他地方。 韩大人道: “赵大人,从这里绕道,要经过连绵大山,路途遥远,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要不咱们再坐下谈谈,事情还是有转机的。” 赵巧月油盐不进,再次果断拒绝: “不必,本官做事不喜欢拖拖拉拉,也不喜欢出尔反尔的合作,既然你们都不愿意了,本官时间紧迫,咱们就不必在这里耗费口舌。 各位放心好了,这里的水哪怕发洪水,它们都不会经过你们的村落。” 说完,赵巧月当即就招呼工人离开。 回到暂时居住的营地,赵巧月让没有领工钱的赶紧领工钱。 待工钱发放完,赵巧月才进行新一轮的重新招工。 除去需要回家充当家里劳动力干农活的,留下的人继续干活。 春耕时节雨水充沛,还可能有洪涝,赵巧月将改道的地方再次规划一番。 晚间再次利用了炸、药,一夜之间,在河渠尽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深坑。 深坑另一端的山也出现了一个通往另一端的山洞,只要水涨到深坑一大半,它就能流入山洞,通往另一边还没有修建的河渠。 这样的设计谋划是不错的,同时一夜惊雷似的声音也吓到附近的百姓们。 他们以为是天罚,结果第二日起来,赵巧月带着的工人在感谢上苍相助。 他们则震惊又难以置信,还有些许后悔。 还有些人开始谴责说瞎话,胡乱猜测的人。 瞧瞧赵大人说的改道,以及确保他们的安全,真是说到做到。 他们中有些人找上赵巧月想要修河渠,赵巧月没有再见这些人,尤其是韩大人。 经过这次风波,赵巧月不怎么相信不在她管辖之内的官员,修建的河渠能不通过别人管辖之地就不通过,又或是签字画押留下字据,她才继续带人动工。 除去三月最后一天匆忙回衙门给院试前三名写去应天书院的推荐信以及处理一些紧急公务外,赵巧月就一直在修建水利的地方,同工人们一起跟进差事。 有火、药以及新干活工具的加持下,水利工程在四月二十五这日彻底竣工,赵巧月在四月二十六这日回到了衙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