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么一批人迁移过去,根本不会显得拥挤,反而让小王村附近的田地能得到充分利用。 至于小王村的村民,之前就接纳了一批流民,他们是愿意接受外人的。 毕竟来的人各个姓的都有,最后壮大的还是小王村。 而且张合在他们心中威望极高,他说的话,村民都愿意听。 种田是刻在华夏人骨子里的东西。 王大山自然也不能免俗。 “那可太好了。” 他一拍大腿,高兴的道。 “我出去跟大伙商量商量。” “不用商量了,我们愿意去!” “对!我们愿意去!” 这时,窗外和门外传来了阵阵声音,都是寨子里的人。 原来他们早就在外面听到了王大山和张合的谈话。 这年头,不欺负百姓的兵就已经算是好兵了,更何况张合还愿意出钱帮他们盖房子。 至于张合会不会撒谎。 八路两个字就是金字招牌。 八路军说的话,他们信! “好,那我先带一批人过去,咱们先统计一下人口数量,看看需要多少房子。” “然后咱们在慢慢把大家伙都迁过去,鬼子也需要反应时间,一个星期之内搬过去肯定没问题。” 张合当下便跟王大山还有其他的一些人商量起了具体细节。 同时也派人回去通知了赵刚和小王村的村老王福。 统计完后,大孤山寨子里一共有人口489人,未成年的孩子有32个,女人67个。 剩余的都是青壮年的汉子。 这个结果张合并不意外,鬼子突然对百姓下手,能逃出来,并且坚持下来的肯定是以青壮年为主。 之前来的时候,突击营也开来了几辆汽车,这时候正好载着第一批百姓。 “出发!” 张合一声令下,汽车缓缓的启动。 孩子们好奇的打量着汽车,在后面村民不舍的告别挥手中,再次踏上迁移之路。 只不过这次,他们将会扎根下来,再也不用颠沛流离了。 小王村。 赵刚和王福带着村民和战士们早早就开始准备了。 安排住宿,吃饭,还有修建房屋的地点,材料等等,都需要提前打算。 “旅长,这次你可是做了件大好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