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扶桑农业观察-《北美洲再造中华》
第(3/3)页
而若是由郑克殷来规划的话,他还有意学习中美洲原住民也即是阿兹特克人和玛雅人的农业经验,开发把玉米、豆角、南瓜种植在同一片田地里的三姊妹田,这种极为高效的种植方式甚至在前哥伦布时代传播到北美许许多多的原住民处,并在公元八至十六世纪点燃了密西西比文化的熊熊火焰!
没错,很多人以为白人到来以前,整个北美的原住民都过着“游牧”或“狩猎采集”的原始野蛮生活。但这是大错特错的暴论——
在现代美国领土的东半边,许许多多的原住民都早就过上了定居农业生活,组建酋邦,建立高大的土墩建筑,围建城镇,几乎可以说进入了文明的时代!
密西西比文化能够兴起,三姊妹田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玉米是适应性极好的作物,在现在的扶桑,便也有农民尝试种植,效果不错。但因为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接触玉米未久,还不太知道该怎么食用,只是拿来当成蔬菜,把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剥下来做进菜里作为调剂,在郑克殷看来,其实是浪费了玉米的潜能的。
中美洲原住民以玉米为主食,并不是指他们人人都直接拿起玉米棒子来啃,而是会以精巧的技术用玉米粒磨粉、制饼,玉米饼烤熟之后,便可以拿来包裹肉食、蔬菜、水果等其他食材,再添上辣椒酱或可可酱等酱料,能做成极为美味的玉米饼!
塔可,便是中美洲玉米饼最著名的佼佼者,在穿越以前郑克殷便也经常在正宗的墨西哥餐馆买点塔可作为外带晚餐,令他爱不释手。
但在现在这个时代,无论是三姊妹田种植技术,还是制作玉米饼的技术,都根本不被白人重视——高傲的白人完全不考虑美洲本身的技术积累和土地气候条件,只想将欧洲的作物和牲畜带到美洲,其中西班牙人更是将大量土地圈作牧场,完全就是在糟蹋墨西哥等地的农业生产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