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小蛮:余闲,我快生了-《我每天出门看黄历》


    第(2/3)页

    这妮子,该不会被偶的英雄救美感动到了,于是就芳心暗许、以身相许了吧?

    这可如何是好,她还这么小,都没发育成熟,自己是该答应呢,还是该答应呢?

    正当余闲思忖着该如何装成一个勉为其难的正人君子,乌小蛮终于开口了:“我好像快茧生了。”

    余闲:???!!!

    小姐姐,我就抱过你几下,你就怀上要生了?你是玩过家家呢?还是想让我接盘呢?

    发现余闲神情诡异,乌小蛮怔了怔,随即就意识到他是想歪了,不由双颊生晕,羞急跺脚,嗔道:“我说我要茧生了,茧生境啊!你想哪去了!”

    余闲顿时恍然。

    原来是巫教七品的茧生境。

    巫教修行者,在经过九品炼蛊境和八品御蛊境之后,一旦手里的蛊虫和修行者达到了心灵契合的程度,就该进入茧生境了。

    大概情况就是经过长期药材喂养的蛊虫,会反哺修行者,吐丝把修行者裹成粽子似的“人茧”!

    在这个期间,巫教修行者会陷入长眠,身体和精神都会发生脱胎换骨般的蜕变升华,直到破茧,迎来新生!

    “应该是在云州的几番鏖战,令我开悟了,回到圣京后,我的地蛊就一直躁动不安。”乌小蛮解释道。

    “那你就赶紧生啊……赶紧茧生啊。”余闲觉得莫名其妙,这种事干嘛跟自己讲,大家除了抱过几次,似乎也不是太熟。

    “那我也得寻一个合适的地方生啊……茧生啊!”乌小蛮也被带偏了,羞得恨不得像蛊虫一样钻进缝隙里。

    为了掩饰尴尬,她赶紧继续说道:“我现在是住外城一个租来的院子里,只我一人,而巫教修行者一到了茧生,一般都需族人的庇护。道长接下来看来也要忙碌了,我在圣京实在找不到可信赖的人了。”

    余闲大概懂了:“于是,你想让我帮你找地方茧生?”

    “虽然我们认识不久,但好歹是共历患难的好战友了,你不会不愿帮这忙吧。”乌小蛮楚楚可怜地道。

    小姑娘都软语相求了,余闲还真没法拒绝,“那你想让我帮你找什么地方……等等,你该不会想到我家茧生吧?”

    乌小蛮咬牙点了点头:“你娘是玄机教的,她想必对茧生境很清楚。而且,威远侯府那么安全,在你们家茧生,最合适不过。”

    茧生境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几近于怀胎生产。

    首先,需要有安全的环境,因为这时的巫教修行者毫无抵挡之力,若是有人趁机下手,注定死路一条!

    再则,一些巫教修行者为了能获得一个圆满的茧生成果,需要有人用汤药浸润茧壳,给予修行者充足的营养。

    如此一来,自家还真是乌小蛮茧生的理想之地。

    不过,余闲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想了一会,迟疑道:“等等,我从书籍上看过,是不是你们巫教修行者破茧新生时,会喜欢上第一眼看到的人?”

    乌小蛮面色严峻的点了点头:“所以,我更得去你们家了,万一我破茧时,不小心看到了哪个缺德鬼,姑奶奶这辈子的幸福就遭殃了,余闲,你不会眼睁睁看着我所托非人吧?”

    余闲眼睁睁的看着乌小蛮的苦情脸。

    我藏在侯府内院的桃花,难道就应验在了这毛都没长齐的丫头身上?

    ……

    兹事体大,余闲不好直接答应,就允诺回去跟家人商量一下。

    大不了,就选个“进人口”的吉日,把这丫头给收了,好好养一养,兴许能用来暖被窝。

    离开时,清和也叫住了余闲,也委托了一件事。

    “在无极山上时,正阳真人托付我捞出他那个弟子孙行甲,现在圣上已经接受了思廉真人的求情,令圣京府放人了。”清和苦笑道:“不过,我早上去了圣京府,却被沈修回绝了。”

    余闲皱眉道:“沈修还敢违抗圣旨?”

    “那倒不是,只是,孙行甲又牵扯进了另一件案子里……”清和叹了一息,也为无极山的这个活宝而头疼。

    接着,清和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那一夜喝高了的正阳真人让孙行甲要意念通达,于是孙行甲连夜赶赴圣京认亲。

    但走得太急,他没带盘缠,通过运河水路过来的路上,还是藏在了一艘船上偷渡来的。

    到了半夜,孙行甲饿极了,于是潜入船舱偷东西吃,却被人给发现了,一番争斗,孙行甲只能弃船而逃、潜入河中,一路囧途的继续奔赴圣京。

    “那艘船的雇主,是一个镖局,孙行甲走了后,他们在船上继续检查,发现了护送的东西不见了。来到圣京后他们准备报官,正好看到了孙行甲的通缉揭帖,顺藤摸瓜找到了圣京府。”

    “就是说,他们告孙行甲偷了他们的东西?所以沈修扣着人不肯放?”余闲也忍不住咂嘴,还真个能惹事的泼猴子。

    “是啊,但孙行甲一口咬定,自己只是偷了几块腊肉,绝没有动船上的其余物件。现在双方各执一词,沈修说先调查清楚,再决定如何处置孙行甲。”清和无奈道。

    “丢失的东西很贵重?”

    “是前任云州知府朱梓,进献给鸿王的珍玩。”

    清和的神情有些耐人寻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