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作恶-《一世骁雄》
第(2/3)页
元帅府接到告急文书之后给出的回应也就是固守待援,但其实只看“固守”就可以了。
甚至庐州失守已经是所有人意料之中的事了,但庐州能守几日,对于身后的寿州和濠州,至关重要。
叛军水师都督汪汀山在把大军运送到庐州城下之后,立马就沿着濡须水再度潜入大江,而后顺江之下。
然后乘着夜幕突破了官军在和州采石矶一线的封锁,在建邺城北的江面,接应到了吴王赵德玉和其三子赵成淇以及王府的一众僚属和家卷。
世子赵成濠选择了留在建邺,与王炳一起守城。
“若我父子都不在建邺,城内必人心浮动,到时候建邺就守不住了,有我在建邺还可以勉强支应些时日。阿耶可自率大军北上,以图清君讨逆之大业。不然江南全然不在我手,士气必然涣散,军心亦不可用。”
赵德玉听到长子的话之后,垂泪而别,而后率众人随水师南去。
江南的傅津川在接到江北传信之后,立即集合了全军一万骑军,以及全部的军马,以神策军军使苏锻为将,令他率这部万骑军迅速赶往采石,渡江北上和州。
令龙捷军军使杜客师暂摄江南诸军。
随后只带了几十个亲卫星夜兼程赶往润州,准备北返扬州。
而远在黄州的雷勃,在收到叛军北上庐州,已经攻下的巢县的告急文书之后,立即下令尚在安州和黄州的靖南军各部往光州集结,同时派探马飞快告知程锦堂处。
靖南军各部在二月初才在光州集结完成,随后雷勃召集诸将,并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庐州危在旦夕,我们现在去去救肯定是来不及了,为今之计只能是北上寿州,只要保住寿州,这天就翻不了!”
南方在淮河一线的一系列军事重镇,用以扼守淮河直流和淮河的交汇口。淮西,主要就是寿春和钟离,在淮东主要就是山阳和盱眙。
而在淮河上游直流只要就是颍河跟涡河。颍河与淮河的交汇口曰颍口,涡河与淮河的交汇口曰涡口。其中寿春正对着颍口,能够挡住颍河、淮河方向的来敌。而钟离正对着涡口,挡涡河之冲。南北对峙之际,钟离与寿春,也就是濠州和寿州,都是淮西重镇。
同时寿春一代,为黄淮平原的一部分,土地肥沃,灌既便利,宜于屯耕,地利足有战守之资寿州城内也有大量的存粮。
所以无论是寿州还是濠州,都是极为重要的军事重镇,一旦其中一个落入叛军之手,叛军就能沿着涡河或者颍河北上,那可就是入了京畿道了。
一旦让叛军进入中原腹地,必然会令四方震动。
因此雷勃没等程锦堂的军令,只通报了一声就迅速率军驰援寿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