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增兵-《一世骁雄》


    第(2/3)页

    此刻赵令渊不禁有些头疼。

    冯神绩不在京城,李世忠病逝,傅懋修已经是京城勋贵之中最为知兵的的国公了。

    而且冯神绩也曾经说过,“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治戎理政,庙算无疑。”

    意思是傅懋修的擅长的不是指挥大军所需要的临阵权变,而是治军聚拢人心,以及在战略上的预判。

    所以傅懋修说江南需要一年,西南还需要最少三年,这对于赵令渊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

    这前提还是顺利的情况下。

    而战场上会发生什么意外谁又能清楚呢?

    若不是李世忠突然病逝,江南现在可能已经安定了。

    若不是和州那一场风,吴王可能被烧死了。

    可面对已经发生的事,在去计较这些就没什么意思了。

    现在需要赵令渊考虑的是如何快速的平定东南和西南的战乱,让天下重回安定。

    这不光是赵令渊一个人的愿景,同样是朝野内外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景。更是许许多多不计其数的升斗小民极为迫切的需求。

    不但是江淮荆楚的百姓,河东、河北、京畿、关中、河西的百姓也一样。

    只要打仗,会耗费许多钱粮。

    在朝廷原本就财赋不足用的情况下,面对这样庞大的战事,朝廷所能想到的办法也无外乎是多收些赋税。

    这就让百姓的日子越发的难过。

    丰收年景还好,若是赶上了些什么天灾,那就是只能四处逃荒了,在加上有些官吏为了不得罪地方大族把税赋都摊派给平民黎庶...

    赵令渊虽然久居深宫,但并非是不知世事。

    百年王朝之积弊,内外交困,想要澄清天下远不是一朝一夕能过做到的。

    做皇帝已经是第十九个年头了,之前也只能是勉励维持。就在他下定决心要一扫积弊,推行新政之际,又先后出了几场叛乱,直接让他的许多谋划告吹了。

    毕竟东南和西南发生动乱,这就需要朝廷维持现在的稳定状态。

    历来变法推行新政,无一例外都会引起朝局动荡。利字当头,谁也不愿意放弃本来自己碗里的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