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说服-《回农村种田后我带全村致富》
第(2/3)页
老两口又被她说懵了。
“又买房,又盖房的,啥意思?咱家就这么几个人,也住不过来这么多房子啊。”
“咱们家这个老房子肯定是要推倒重建的,最少也要好几个月的工期,咱们一大家子人总得有地方住;这只是一方面,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沈秋秋放下碗筷,耐心的向二老解释,把自己的想法一一道来。
“自从开始卖草莓,咱们家就没清静过,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的;泡沫箱、纸箱、胶带、气泡棉乱七八糟堆得满院子都是,你们住起来也不舒服。
再过两个月葡萄也要熟了,今年我不准备像去年一样批发给水果店;就和草莓一样,也放在网上卖;到时候更有得忙,要请更多的人,家里也会更乱。
下个月咱们还要种西番莲,十月份就能采摘,二十多亩地的西番莲,家里可能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还有咱们村里的这些土特产,在网上卖的也很好,我想要多收点货,好好把它做起来,但家里的小仓库已经放不下了。
除了地方不够大,我们的人手也不够多。
网上的商店需要经营管理,打包发货也需要专门的人来管理,总不能我们自己一直盯着。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们自己根本忙不过来。
所以,我还想雇几个人来帮我们做这些事情。
不是像王叔他们那种只来干几天的临时工;是要跟人家签劳动合同,每天都要准时准点来上班,按月给人发工资那种。
我是这样打算的,把方建华的房子买下来,翻新一下,我们先搬过去住着,老房子这边就可以动工了。
那边地方大,做起事情来也方便。
院子里建两个仓库,收回来的山货,还有纸箱杂物那些也有地方放了。
新请的员工在那边办公也方便。
等新房建好了,我们还是搬回来住;那边就专门用来办公。”
沈秋秋一口气说了很多。
老两口安静的听着,有的地方听懂了,有的地方没听懂。
沈奶奶想了想,说道“听说方建华家那房子盖的可不便宜,要价肯定不会低,不划算买;咱村里有好几所空房子,咱们随便租一个,对付几个月就成;你说要办公啥的,咱把新房子建大一点,就在家里弄,省钱还方便;还有仓库,就建在咱家院子里,大黄天天守着,也不怕贼来偷。”
说来说起,老太太就是心疼钱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