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绝非废话,只有巴尔岑能妥善完成诱敌深入的任务,我才有十成把握将敌歼灭。如若他的行动出现茬子……” “会怎么样?” “不怎么样!”杨明志不再絮叨,立刻命令通讯员:“立刻向前线侦察营发报,命令巴尔岑做好与坦克战斗的准备,一切按计划进行。” 德军终于行动了,从列奇察城内开出的大军,很快在城南兵分两路,一支沿着通向霍姆尼奇的公路行军,一支就沿着河畔前进。 不仅仅是列奇察,到了早晨五点半,切尔尼科夫的游击队派往哥罗德尼亚附近森林蹲哨的侦察营,也传来了德军出动的情报。 雾气笼罩在第聂伯河上,晨雾中,两万德意志军队开始了行动。他们携带了大量的重装备,大量的辎重马车,和大量的弹药,开始了作战行动。 按照常理,德军必须先行军五十公里才能抵达洛耶夫,对于本时空的大部分军队,单日推进五十公里绝对是超负荷的。唯独装甲兵,德军的装甲兵可以单日突进八十公里。 杨明志在七月四日凌晨就下达全面备战的命令是非常正确的,他最怕的就是德军的坦克突击。因此他在给巴尔岑的电报中就明确强调:“敌人极有可能派遣少量精锐率先进攻,甚至可能在中午即抵达洛耶夫。如若发现敌人立刻展开火箭炮攻击。” 所谓的德军“少量精锐”指代的是什么,巴尔岑非常清楚——坦克。唯有坦克能在几个小时内,不间断的狂奔五十公里。 前线苏军的各部队都在迎战,尤其是巴尔岑将率先迎战武装党卫队。 其实有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就在它的东方,就在德尼普拉泽地里。伞兵旅收到的命令就是按兵不动,德军总不至于深入能淹死人的沼泽,只要伞兵旅不主动进攻,德军怎能发现他们? 巴尔岑没有丝毫怨言,侦察营又被誉为“巴尔岑敢死队”,这支部队充当急先锋和诱饵,正是全体官兵的本职工作。这一次,侦察营突击吸收了四百名前伪军,总兵力提高到了八百人,兵力增加令巴尔岑多了一份自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