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游击共和国的燃油永远的宝贵的,为了给雷达供应强大电力,另一辆卡车,只能背负着沉重的改良型蒸汽发电机。 一切基本按照设计图纸,设计局和兵工厂也在设备制造中,进行了一些利好的改进。 尤其是因为那些坠落的TB3轰炸机,从其残骸上发掘出的,可不仅仅是大量的优质航空铝合金,最有价值的是那些有橡胶皮包裹的电线!电线本来是稀缺物品,因为这些意外的“空中增援”,设计图纸也进行了改动,即不必在扣扣搜搜的,大量连接直接上电线! 细小的电线集成起来,组成很粗的电缆,在连接端口也做了特制的电连接器。 毕竟考虑到这种雷达车的特性,两车必须具备极好的机动性,因而电缆的连接必须做到迅速连接和迅速断路。实际上,连接两车的也仅有一条电缆,额外一条储备备用。 按照设计局的估计,电缆的连接和断路也就是几秒钟的事,这几秒钟对于雷达车的生存至关重要。 该设备的核心要领,正是要求部署迅速,撤退更为迅速。这是所有的设备制造参与者得到的共识,这里面亦有杨明志三令五申的成果。 他毕竟来自未来,对于未来雷达的发展有着更深的见识。 就算仅靠手头的材料,无法造出含有示波器的预警雷达。该设备能完成本时空雷达某些不具备的优势,倒是可以。 例如,该雷达是可以转向! 苏军的正规雷达车,它的部署其实很消耗时间。它的雷达天线非常庞大,士兵将其展开后,就像一扇硕大的屏风,矗立在雷达车两侧。苏军当然知道这种雷达布设过于简陋,之所以如此,还是源于本时空发电机的低效率,以及雷达技术本身的不够成熟。 游击共和国的这台更趋向于六十年代的货色。 因为发电系统被调整,逆变器和变压器的配合使用,最终赋予磁控管发射更强功率微波的能力。其功率实际远超苏军现有的雷达设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