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下,荀彧便朗声保证道:“明日一早,水井的规划,便会体现在规划案中,属下也会请教工徒,水井的开挖需要作何准备。” 刘铄摆了摆手,轻声道:“文若不必着急,水井之事可以缓缓,毕竟现在还没有大旱的征兆,咱们要优先兼顾庄稼的灌溉,以及粮食的运输。” 荀彧长出口气,却是郑重道:“水井的确是个容易忽略的点,不过它确实能防患于未然,单凭这一点,便值得属下全力以赴。” “主公放心。” 言至于此,荀彧自信满满道:“经过数月新县的修建,我东郡现在最不缺的,便是匠人,何况还有数名皇宫的工徒在,这点小事完全可以兼顾。” 仔细想想,道理的确如此。 当初自己把皇宫各类人员纳入管理,目的便是为了方便日后的建设,不论是新城的修建,亦或者是水网、水利设施的修建,全都有他们的身影。 而且经过此次新县的修建,王昊麾下的匠人规模大幅度增加,别说搞定这些水网规划了,就算是组建个工程公司,都丝毫不在话下。 “好!” 刘铄非常相信荀彧的办事能力,当即言道:“既如此,等水网规划案落定后,便着手准备来年的岗位责任书吧,争取把任务合理划分,且高效地完成。” 荀彧皱了皱眉:“主公,来年郡守府官员同样要纳入考核中,自己岂能参与编制岗位责任书?这样容易引起别人非议,还是主公圣心独断要好。” “呃......” 刘铄险些忘记了此事。 的确。 作为郡守府的官员,荀彧若是参与编制岗位责任书,势必会引起别人的猜忌,但最终拍板的是刘铄,这样的问题便不复存焉: “文若放心便是,你只负责拟定初稿,最终的审稿、定稿权利在我,何况我相信你,绝对不会徇私舞弊的。” “这......” 荀彧犹疑良久,终于还是点了点头:“好吧,既如此,属下制定便是。” 刘铄满意地笑了笑:“如此甚好。” “报—!” 正在这时,殿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刘铄抬眸望去。 大将许褚疾步赶来,面上遮掩不住的笑意,一眼便知有喜事发生:“仲康,可是发生了何喜事否?” 许褚欠身拱手,飞快点了点头,憨憨笑道:“主公、军师,南城门方向传回情报,袁胤最终还是返回了驿站,没有选择出城。” “哈哈哈!” 言至于此,许褚仰天哈哈一声:“军师,这小子当真如您所料一般,即便离开了东郡,早晚也得再回来。” 荀彧捏着颌下一缕胡须,哂然一笑道:“主公,这回袁胤若是再来,咱们的价码至少可以提高两成。” 刘铄点点头,面带微笑道:“别太小气,先翻一倍再说,若是不行,咱们再降价,反正主动权在咱手上握着,怕个卵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