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业绩指标太苛刻?那是尔等太无…-《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


    第(2/3)页

    众士人呼啦一下,扭头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同时让开一条笔直的路。

    刘铄在万众瞩目之下,走上前来,炯炯双目扫过在场每一个士人:

    “可有签订了岗位责任书的县令否?”

    “文明县县令荀彧,已签订岗位责任书。”

    “荀彧何在?”

    “在。”

    人群中挤出荀彧,走上前来。

    刘铄满意地点了点头:“文若,你难道没有质疑过数据?”

    荀彧郑重回答:“下官只知道若是不能尽快修建完安置性住房,那么必有百姓无房过冬,至于数据合理与否,下官暂且未曾核算。”

    “但是......”

    话锋一转,荀彧朗声道:“若是首月不能大量修建住房,那么越往后,天气愈加寒冷,运输愈加困难,修建住房将愈加困难。”

    果然!

    王佐之才有其过人之处。

    尤其是跟这帮计较业绩得失的家伙相比,境界更是高出不知几许。

    怪不得人家可以青史留名,成为曹操前期五大谋士之首,而如高凯、蔡葵一类的士人,虽然也算是名门望族,却最终被历史淹没。

    差距啊!

    这就是差距啊!

    不单单是能力上的差距,更是态度上的差距,是境界上的差距!

    荀彧的这一席话,顿时令整个议政殿的士人鸦雀无声,尤其是高凯、蔡葵二人,此刻更是被臊得说不出半个字来。

    当然,刘铄倒也没有故意针对,点到为止即可:“文若,我现在便可以告诉你,首月四千套的住宅可以完成,只不过稍有难度。”

    “伯济。”

    “在。”

    “将工徒乔福喊来。”

    “喏。”

    工徒乔福。

    乃是将作大匠属官,执掌修建宗庙、宫室陵园等。

    若论盖房子,估摸着整个东郡,没人能比得上从宫里出来的乔福。

    刘铄的数据来源,便是乔福的经验。

    而他在这段时间内,已经把黑山军乡民中有建房子经验的人聚集起来,培训了十余日,基本上掌握了工序衔接、流水线作业的可能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