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随即他展开孙新给他审定的训练教材问道:“你打算把这些农兵全部编队了?” ”我便道似这般的农兵只是学习阵列射击也是不成。排成一列横队固然是可以阻挡骑兵的冲锋,但若是被人来到侧翼攻击该当如何是好?” “你把队伍分成连营团,一个连八十到一百人是什么想法?” 孙新给栾廷玉算道:“咱们现在练的是三段射,八十到一百人排成三段射的阵型分作三排,每排的人数就约末是三十人。” 孙新指着远处三十人的队列,栾廷玉看了一眼,很快理解。 三十人基本是一个连级军官所能看到的最大范围了,如果连队的宽度再一步扩展的话,站在一边的连长都顾不到最末尾的战士,有人跑了都不知道。 栾廷玉把那份训练手册看了又看,最后同意道:“那便照这条例先试着练起来。” 这份孙新写的训练大纲在监理会上提出之后自然是引起众人的热烈讨论,大家都对火枪兵时代的战争没有一个具体的想法,一番询问后才觉得这大纲之中颇有巧思。 但是孙新还是主动提出要先找些农兵来练练看,毕竟他自己也没有打过排队枪毙时代的战争,自己的这一份训练大纲也不过是面对着白纸,纯依靠自己前世对于火枪时代一知半解的了解和一系列的计算得出来的,肯定有诸多不合理之处。 他对监理会众人表示再多的巧思也抵不上实验的结果,就如同当时的秸秆是用来做秸秆棉还是用来种植蘑菇一样,无论是谁提出的建议,最终都要通过实验监理会才能批准。 于是经过监理会军事主官栾廷玉的拍板,一群被选出来的精锐农兵就开始了漫长而又痛苦的连级战术训练。 七天之后,孙新带着监理会众人再次来到登云山脚下的教场进行审核。 邹润看着那一排农兵眼睛发亮,“而今咱们这农民恁般有精气,倒是比之前好太多了!” “有甚奇怪?”大夏天里面训练兵士累了七天,栾廷玉整个人都黑了一个度,脸颊凹陷下去,却更显得硬朗,他满脸的骄傲但还是颇为不满的说道:“你这话便似有人说你真个会种地,浇水浇的特别好一样。” 邹润虽然不太开窍,但是在孙新的亲自提点后此时也已经成为了孙家庄农业技术方面的一个骨干,想想栾庭玉这话邹润就是一乐。 他作为一个农技方面的骨干,如果有一个人说他的本事好时夸他浇水浇的好他肯定会生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