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附庸风雅-《浴血江山九龙嫡》


    第(1/3)页

    儒者奇道:“叶先生不辱不惊,好生令人敬佩!”

    刘永铭笑道:“事已至此,为之奈何。不如安坐,自乐自娱。还未没敢问贵灶是……”

    儒者笑道:“在下不免贵!姓柴。前周室太子,讳号世荣是也!

    刘永铭一听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的笑声让儒者感到十分不舒服。

    刘永铭笑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眼前的这个人根本不是周太子柴世荣。

    第二个原因是,刘永铭所知的幕后黑手一定知道自己不是叶长青,而眼前的这个人却是不知道。

    “叶先生何故发笑?”

    刘永铭笑问道:“你若是周太子,那琴剑先生丰不收何在?”

    “这……”

    刘永铭摇了摇头,笑道:“你根本不是柴世荣!”

    儒者惊奇地问道:“先生何以知之?”

    “其一,你根本不会喝茶!周太子何许人也,其之风雅不是你可以比的!”

    “什么?”

    “你这茶台之上的确有很多东西,也都是美轮美奂之器物。”

    刘永铭说着叹惜了一声,接着说道:“可惜这么好的东西了!”

    “先生此言何意?”

    “我且不说这些用具你用错之事,只说你连茶叶都不太识得,如何曾自称周太子呢!”

    “嗯?”儒者看了看茶台上的茶叶,说道,“我所饮的江南茶叶有什么问题么?你可是连喝都没喝一口呢。”

    刘永铭言道:“买江南一带的名贵茶叶的确能做到附庸风雅,但江南茶种类繁多,并不都是绿茶,你泡的这一壶是红茶!也算是不错,看汤色,应该是闽红,只不过是去年的闽红。”

    正史历史线上一般认为红茶是明朝时才开始有的,并且还是出口的主要商品。

    这是因为绿茶在运输途中并不容易保存,东西两汉时为西域各国贩输茶叶时就已经弄明白了。

    当时关中将茶叶进行了半发酵处理,形成乌龙茶,并且制成砖形,方便运输不容易发霉。

    宋朝时海运兴起,发展出了海上丝绸之路,且由于地理原因,那里生产的茶更受国外欢迎。

    明朝时发现红茶更加便于运输,不容易在海上生潮发霉,于是就有了全发酵的红茶茶品。

    到了清朝时我国的茶叶贸易达到了顶峰,洋务运动前后甚至出现了用茶叶换铁胁的事情发生。

    直到后来有人将红茶茶种偷到了印度开始殖民地式的规模生产,中国茶叶才渐渐退出国际舞台,但他们饮用红茶的习惯却是保留到了现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