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计划经济时代,能够成为国企职工,端铁饭碗,是数亿国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一个人在国企上班,好比进了保险箱。 生病了,去职工医院就诊。 子女长大了,去子弟学校读书。 冬天天气冷,有职工澡堂。 无聊了,厂里有电影院。 干了几十年,身子骨不行了,退休后,子女可以继承父辈的职位。 哪天驾鹤西去,单位还得派几个人,帮着料理后事。 简直是当皇位一样计划永远传递下去的“家族饭碗”。 那个时代的人,无论当时下岗与否、无论过了多少年,很多人思想里最喜欢的,依然是铁饭碗。 无论这个饭碗赚多少钱。 甚至于,在他们一部分人的眼中,不捧铁饭碗的人,不稳定,低他们一等。 当然,这只是某一部分人的想法。 正常人不会这么想,顶多也就是竭尽全力捧稳这个铁饭碗。 这个铁饭碗,工资不高,但福利很高,内部等级森严,排资论辈的现象比较普遍。 因为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盛行,加之没有失业的危机,效率不高,人浮于事。 反正上班了大家都那样,又不会升职,也不会给更多的工资,我凭啥要更努力? 可谁也想不到,有一天,会下岗! 比如,司辰跟宋添福眼前看到的景象。 打扑克的、搓麻将的、聊天的、喝茶的、织毛衣的、纳鞋垫的、绣花的……等等! 各干各的事,除了机器不转,人人都在忙。 司辰眉头微微一皱,司寅没给这些人解决后续问题吗? 按理说,捧了铁饭碗的这些人,就算要下岗,也是要一次性买断工龄的。 比如,某人上班许多年了,还剩10年退休,那么,一次性支付十年的工资。 这跟现在企业的n+1赔偿方案,是不一样的。 铁饭碗的牛逼之处就在于,不能无缘无故开除职工,给赔偿都不能。 除非这个职工犯了错,达到了被开除的程度。 司辰跟宋添福俩人,一人身着烟灰色西装套装,一人身着浅咖色西装套装。 再加上俩人身上那股子不同于普通人的气场,跟眼前的众人相比,的确有那么点鹤立鸡群。 终于,有人注意到了他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