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何况她一个女人家,带着几个娃娃下山,太危险了。” “要徐元明送吧,可茶寮的事情人也不能轻易走开的,我看呐,除非等她生完娃,接回老宅来住一阵子才好。” 老杨头笑呵呵说:“那也行啊,接回来住一阵子,到时候把隔壁那屋子收拾出来,也把小灶放收拾好,到时候咱自个生活做饭,就不娶劳烦其他各房了。” 谭氏琢磨了下,感觉老杨头的这个构思还是非常好的。 “这样也好,至少梅儿在娘家住的这阵子,咱不用多几张嘴去劳烦其他房给饭菜,咱自个烧饭,这样咱梅儿想在咱这儿住多久,都没人能说她啥。” “我这身体骨虽然不如从前,但烧饭烧菜烧水这一锅端的事儿,我也还是应付得了的。” 老杨头吐出一口烟圈,抬起头对谭氏说:“你应付的吃力,还有我呐,我帮你塞柴火!” “啥?你?怕不是日头要从西边出来吧?你敢说,我还不敢信呢!” 老太太跟老汉做了一辈子夫妻了,老汉是个啥样的男人她比谁都清楚。 油壶倒在面前都懒得扶一下的主儿,一辈子都不咋进灶房,还敢指望他塞柴火? “你会吗?我都不敢信!”谭氏撇撇嘴,一脸的不屑。 但是,长了眼睛的都能看出此刻她心情的愉悦。 甭管糟老头子最后能不能兑现承诺,至少,他能卖这么一嘴,对谭氏来说,就已经是非常震惊意外且惊喜的事情了。 换句话说,老汉有这个心,就够了。 很快,中秋节就到了。 骆宝宝和红袖也从山里回来了。 她前脚进门,才刚欣赏她爹从京城捎给她的礼物,后脚她就又收到了两份礼物。 一份来自湖光县,是左锦陵派人送过来的。 还有一份是从南方军营里过来的,是兵兵送给骆宝宝的。 落款是周照岗。 起初看到这名字,骆宝宝还愣了下,随即想起来了,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 “这家伙,取这么个名字,一听就像个愣头青,还不如直接喊他刚子得了。” 骆宝宝手里拽着两封信,笑呵呵回了后院去看信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