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卑职就是陛下身边的猎犬-《大唐:迎娶公主后,我反贼身份曝光》


    第(2/3)页

    事情的发展显得极其自然,甚至最初提议的那个官吏压根就不清楚唯一合适的功德使竟然是梁宝玉这个纨绔!

    度牒乃是佛门僧人出家的必备之物,如果没有这个东西,从法律意义上来讲,哪怕在寺庙里吃斋念佛几十年,也算不上是真正的僧人。

    历史上佛门大兴之后折腾的太过离谱,甚至是某些王朝直接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放纵之后的佛门能够对整个社会造成多大的损害,世人是有目共睹的。

    是以李唐王朝对于佛门的警惕性极高,李二陛下对于佛门的限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减少度牒的发放。

    度牒数量的减少直接限制了佛门弟子的增长,甚至按照眼下的趋势来看,随着许多老一辈僧人的逝去,法律承认的僧人数量将急剧萎缩!

    对于李二陛下的做法,梁宝玉是举双手赞成。

    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宗教信仰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但是想要搞政教合一,想要喧宾夺主,在这片土地上必然不可能成功!

    一时的得势仅仅只能够带来短暂的狂欢,最终这片土地会固执的走回自己原有的道路之上。

    佛门被连番打击,说白了都是咎由自取,别说唐朝的和尚和几百年前的和尚没任何关系,他们是传承一体的,几百年前的和尚敢把皇帝当财货卖来卖去,几百年后的统治者把他们当成洪水猛兽提防,一点儿都不过分!

    以梁宝玉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整件事情,单单庙产不缴纳赋税这一条,佛门和朝廷就不存在完全和解的可能。

    按照唐检的儿子所叙述的信息来看,梁宝玉莫名其妙的就出现在风口浪尖之上绝非偶然,虽然一切事情都是偶然,一切联系都是机缘巧合,但是放弃过程看结果,梁宝玉这个功德使即将掌握度牒发放的权利绝对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甚至有意的设计好了一切!

    因为草原上结下的情谊,唐俭派儿子来把话说的相当直白,推动这件事的人或者势力,在暗地里不知用何种手段说服了佛门和道门,更是利用种种连唐俭都看不明白的操作,扫清了整个计划中一切的阻碍。

    如今发放度牒的权利除了梁宝玉,其他人已经不敢也不能染指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