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 “看来,他已发现了此路的玄机。” 菩提祖师微微抚须。 此路,是自己成道前的心路,名为求道路。 道之深远,不可捉摸,不可估测。 其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在。可以在高天之上,也可以在屎溺之中。可以在目光所见之处,也可以在不可捉摸之地。 但是。求道之路,乃是极为遥远的路。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抵达道的“尽头”。 即使是强如道祖,将这“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存在强行命名为“道”。但是,道祖,也不曾真正地捉摸到“道”。 所以这条求道路……没有尽头! 另一方,观音菩萨也在看出了这条求道路的玄机。她不由微微皱起眉头,心中浮现出了许多念头。 但菩萨毕竟是菩萨。她的心神虽短暂地沉浸在求道路上,但仅仅片刻,便从中脱离了出来。 求道路,没有尽头。 这一点,她自然早就知道。但观音菩萨的目光,从来没有放在“道”的尽头。她虽然的确是在修道,但却从一开始就不在这条路上。 或者说,纵使她在这条路上,这条路,也不能困缚住她。 不过菩萨是菩萨。敖青,却并不是她这样的大神通者。 观音菩萨看向敖青,眼中浮现出些许担忧。 这求道路非同一般的险恶,敖青,只不过是一个尚未踏足修炼的“凡俗”而已。 菩提祖师……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不,仔细想想,在敖青展露了自己的悟性以后,这条路的考验,也就不算是夸张了。 或者说,菩提祖师的内心,已经认可了此子! 因此,这“求道路”,与其说是考验,不如说更好像是在帮助敖青。 一方面衡量其潜力,另一方面,如果此子能发现这路上的玄机,则是帮助他激发潜力! 观音菩萨不禁感到钦佩。这祖师,当真思虑远大。能够将一道考验,化为一门预授课。 可谓是用心良苦。 看来他对这龙太子很看重呀!自己收徒的机会,又渺茫了一些。 是的。 虽然“道”没有尽头。但是,却也有长短。 能够走多远,也是代表着一个人潜能的体现。 比如对“佛”的理解,对“道”的理解,或者对世间各种“规则”、“经历”的理解和体悟及前尘种种。都是支撑前行这条道路的“力量”。 普通凡人,身体孱弱,思想短浅,恐怕极限,也走不了数十丈,就要变得极小,知难而退。 凡人中的修炼者,或许能走远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