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从陈遘当知府时算起,也坚守了十四个月。 (另有资料称坚守了两年) 陕州保卫战中,金人为打通东西两军之间的联系,多次围攻陕州,均被李彦仙击败,后来金国第一名将完颜娄室与降将折可求率领十万大军再次围攻陕州,把军队分为十军,轮番攻城,战况极为惨烈,用史书上的话来形容就是:“金人供力齐登,死伤者虽满地,而不敢返顾”。 后来,因为李彦仙迟迟等不到援军,陕州城中出现了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绝境,金军终于攻破陕州。 即便如此,李彦仙仍率领残余宋军和城内百姓拼死巷战。 一般很少发怒的完颜娄室,被李彦仙逼得恼羞成怒,下令屠城。 而李彦仙,全家被金人杀光,自己身负重伤,最后投黄河而死。 陕州保卫战,共计历时长达一年半,共进行大小战斗二百余次,给金军造成了重大伤亡,也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集结近二十万西军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楚州保卫战中,完颜昌率主力南下切断楚州粮道,宋军断粮后,只能吃野草、水草和树皮充饥,甚至出现了“易子相食”的惨状。 金军加紧攻城,赵立在城墙指挥作战,被飞炮(抛石机)击头部身亡。 赵立殉国后,金军竟然认为赵立是炸死,不敢趁机进攻,直到十几天后,才攻入城内,楚州军民仍就与金军巷战,但寡不敌众,最终楚州沦陷。 赵立率领的楚州军民坚守了十三个月,杀伤金军上万人,甚至还促使完颜昌逐渐转变为金国的主和派。 如今,这五员极为擅守的大将全都在李存的手上,就是在东京汴梁城的,也有四位。 而这四位中的三位也在请战的行列当中——只有王禀并没有请战。 在赵立、詹度和李彦仙三人当中,李存最先排除的是詹度。 詹度这个人有没有能力? 答桉是肯定的,他跟陈遘一样,都是那种文武双全的综合性人才。 可李存建立的政治体系的基础之一就是文武分家,文人不许插手军队,武将不许参政。 詹度出身于书香门第,赵宋王朝的官宦世家,祖父詹迥曾任礼部尚书、观文殿学士,被封齐国公;父亲詹文,为翰林院学士,开府仪同三司。 这种出身的詹度,在文武当中只能选一样的情况下,詹度肯定得选当文官了。 其实—— 倒也不是说,文武分家这种事就是完全就不能变通的,陈遘不就文武都管嘛。 不过,陈遘那里情况太特殊。 首先,安南和定南两路真得太远了,远到大乾王朝真有些鞭长莫及。 其次,当时一穷二白的李存,实在没有那么多人才,又着急回去火中取栗,只能将安南和定南尽数交给陈遘管理。 关键,陈遘为大乾王朝坐镇了南方边疆七年,不仅事事都没让李存操过心,还事事都听李存的调遣、李存的指示。 这种情况下,李存实在是没理由逼陈遘也在文武当中选一边。 而现在,形势既没有到李存必须让詹度横跨文武的地步,李存的手上又人才济济,实在没必要再搞出来第二个陈遘。 更重要的是,詹度在战场上的表现确实不错,但说到底,他其实并没有像陈遘、王禀、赵立、李彦仙那样,打到绝粮、绝援,甚至都打到了吃人的地步,都绝不投降,因此,詹度到底能不能像另外四人那样抗压,李存也没有十分的把握。 所以李存最中意的还是赵立和李彦仙。 最后,李存在赵立和李彦仙中二选一,选了李彦仙。 这倒不是说赵立比李彦仙差,而是李存不想让自己手下的某一员大将风头太盛。 如果一员大将的风头太盛,那么不论是对他自己,还是对朝廷,其实都不是一件好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赵立这些年立得大功已经不少了,而且赵立还是李存的同乡。 这种情况下,李存要是不让赵立停一停、缓一缓,那也许就会害了赵立。 这就像当初李存雪藏岳飞一样,是对赵立的一种保护。 还有就是,李存也得给那些靠谱的新人一些出头的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