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批量生产明君-《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


    第(2/3)页

    而为什么现在大唐,又可以有这么多的明君。

    虽说说这个好像言之尚早。

    但从李承乾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也都还没有腐坏,酒池肉林,起奢靡之风。

    最大的可能就是,大唐要干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像是修铁路,修桥这些,哪一样不耗费大量的民力。

    然而,这些又有哪一样不重要?

    都十分重要!

    并且说一句是大唐接下来必须要倾注一辈子去完成的大事业都不为过!

    所以……

    李承乾他为了做好这些大事业,也就很难有什么,让百姓去给他修行宫,给他享受的机会。

    真要说的话……

    李重在文中也是推测,如果不是自己弄出来了铁路这些东西。

    因此把李承乾的注意力给吸引了去。

    估计……

    李承乾早就不知道修了多少座行宫了。

    本来接下来李重还想写写李象的,不过算了,毕竟……

    这就是拿来给李象看的。

    另外……

    这越是到了后面,这预测就越是有可能不准,毕竟有一些事情,其实是由多种因素一起影响最终才变成那样的,李重觉得。

    他还是不要自己把脸伸出去让别人打为好。

    写完。

    看了看没什么问题。

    李重也是想着,该找个什么时间,给李象。

    最后想了想……

    算了!

    还是等自己跟李承乾都死了以后,再由李恬给李象看吧。

    当然!

    又或者是,只要把李承乾那部分的内容给删了,然后就可以直接给李承乾跟李象父子看都没什么问题。

    好纠结啊!

    最后……

    李重还是打算忍痛割掉。

    先把写李承乾那部分的内容给抽掉,然后再把这些内容,让李恬去送进宫去。

    李恬这边……

    拿到了文稿以后,也是很快就进了宫。

    李承乾看完,只能说无比感慨。

    他的老师,永远都是这么地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

    这倒是为后来大唐出产明君,提供了一个指导。

    甚至……

    这理论,应该还能广泛地运用到各个地方。

    就好比说:

    为什么贞观朝感觉名臣那么多?

    再反观自己……

    其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