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元亨二十七年。 反正无聊着,也是无聊着,李重也是开始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国家继承人的培养这件事上面来。 虽说,从李承乾到李安仁的这条路上,可能还有许多的变数,不过一般来说,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只要李安仁不是品行太差,应该都能十分正常地继位。 要是实在不放心,就多多给李象也写写信,有意无意地提一下。 好像,李象去西域并没有带上太子妃。 只是带了一名姬妾。 这有可能会成为一种变数! 那主要就要看这名姬妾有没有生下儿子了。 这一年。 东突厥也是进一步地加大了对东欧大草原的掠夺。 事实上…… 突厥与其说是一个势力,不如说是部落的联盟。 所以…… 在明白了突厥的内部构成后,此时此刻,李欢文也是有意无意地在利益分配上,开始分化这些突厥人。 也只有这样,他的赵国才有可能长治久安。 甚至…… 说不定,还能逐渐地获得普通突厥百姓的拥戴。 当然! 前提是,他要视这些突厥百姓,如同大唐百姓一般。 给予他们以恩惠。 为此…… 这收买一般的突厥百姓,让他们也认自己当小天可汗,也是接下来李欢文在处理突厥关系当中的重中之重。 现在他见到突厥的百姓,一般都自称自己为小天可汗。 而大天可汗,那当然还是李二。 李欢文选择了避重就轻,就是不提李承乾。 倒不是说,他认为自己的祖父不配。 主要是…… 这事你得看突厥人怎么看。 反正…… 现在没事就跟突厥百姓套近乎,表现出一副仁君,不对,是一副对突厥百姓很友好的小天可汗的模样。 以后…… 要是突厥部落的首领跟李欢文有了矛盾,这突厥百姓都站自己这一边,这也就对了! 而你要说这些东西都是谁教他的? 这大概就是天赋吧。 反正…… 李重可没有教他这些。 又或者说…… 这些说起来的话,也都是被环境所逼的。 有时候,被这环境给逼着逼着,自然而然,处在其中的人,也就无师自通了。 这一年。 李重便收到了李欢文的信,这信上,说的就是这个。 李重也只能说,希望对方不会把这个给玩脱了吧。 另外…… 李重也给李恬写了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