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总结了一下。 大概…… 也只能是苦一苦李君羡了。 而且……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历史上,李君羡本来就是那个背锅侠。 你说,李二能不能当视而不见?问题是谶言这种东西,你视而不见也没有用,因为本身听着符合自己的那个人,他的心里就会变得无比膨胀,这才是谶言最具威力的地方。 而且李君羡还值守着玄武门,谁敢把这样的人再留在身边? 万一那一天,他听到了这句谶言,忽然想起来,这说的会不会是自己?…. 那李二就有可能要完了。 当然! 仅凭李君羡一个人的能力,当然还差得远,可万一有一天李君羡的官越做越大,或者说有人也想到了是李君羡,所以都纷纷依附于他呢? 隋末动乱的时候,李密不就是靠着谶言,在身边聚拢了一大堆人。 比如说李二将来要是死了,太子继位,朝堂不稳,李君羡会不会就能找到这样的机会? 所以…… 不管李君羡愿意不愿意,他都是必死无疑的。 甚至…… 他的威胁不比武氏来得低,甚至可能还要高出那么一丢丢。 其实李重也想救李君羡,只不过……这完全就要看李君羡自己的造化了。 根据历史,李二不会立刻杀了李君羡,而是把他外放到别的地方当官。 是李君羡到了外地还不老实,跟一些道士、算命的结交,这才招来横祸。 要是他能老老实 实地做个好人,别去碰这些东西,相信,李二应该也不会杀他。 当然! 也不好说。 毕竟前面都说了,谶言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能让一个人的心里变得无比膨胀。 说不定,一旦把他外放了,他自己就清醒过来了。 心想,原来这女主武王说的就是自己。 然后…… 他必然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那一样是死路一条。 之后李重便道:「我纳她为妾,最大的好处就是,她不会与我们为敌了,这叫化敌为友。至于李君羡,我也很想救他,不过目前看来,应该没有这样的可能。除非,能提前找出谶言的出处,把隐患消灭在襁褓里。」 李二便道:「那你知道出处?」 李重:「不知道。」 96. 摆烂11 /129/129117/32020625.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