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也别想着,府里出事了,收拾不了你们,你们就偷奸耍滑。漫说府里还没彻底倒,就是真倒了,你们被发卖,名声不好听,难道能去好的主家那里不成?你们平素出门办差想必也跟其他府上的人谈过,那些人家可比我们好不曾?” 钱德胜家的忙再次点头:“大姑娘说得没错。” 其他奴仆也纷纷点头,心里那点子心思,全丢到脑后了。 如果说大姑娘先拿鞭子抽人是以威势压人,叫人口服心不服,可后面那些话,就让他们心服口服了。 京中人家买下人,都是买忠心听话的,若叫京里其他人家知道自己在将军府落败了偷奸耍滑背弃主子,自己还能被好人家买去吗?没有好人家来买,就会被人牙子收了,转手随便卖了。 萧遥见大家服了,便说道:“这次,小惩一番就算了,下次再有这事,直接发卖出去。”见众奴仆都点头,便道,“去罢,好好办差,府里都记着你们的表现的。” 办完了这事,萧遥又吩咐针线上赶紧准备主子下人的孝服,实在不够也可以采买一些,务必今早换上,又有各处守夜的,也重新强调了一遍。 又忙了好一会儿,萧遥才有空吃饭。 正吃着,先前通报花木采买那婆子笑容满面地来了,道:“大姑娘好计策,那批花木退了回去了,还拿了赔偿。李老九听了我们转述的话,一个字都不敢说。” 她回来时听人说了钱德胜家的挨打一事,又听说了萧遥说的话,此时跟萧遥汇报便敬意十足,再也不敢拿原先的眼光看萧遥了。 萧遥点点头:“以后换一个花木卖家罢。还有,时间不早了,先去吃饭。” 萧遥大嫂的奶娘看着自家主子自打从老太太房中回来,便失魂落魄的,不由得担忧,劝了几句完全白忙,就叹了口气,着人到府里打听消息。 等听到萧遥在府里管事,顿时心急得不行,忙回来扯了扯自家主子:“我的姑奶奶哟,大爷去了,你还有哥儿呢,若就此不管了,哥儿可怎么办啊。府里忙乱,正是该你站出来管家打理的,你不去,全叫大姑娘做了,如今府里都服大姑娘了。” 大嫂回神,听了这话垂泪道:“我如今哪里管得了这许多,大妹妹素来不理俗务的,今儿能站出来管家,我还要谢谢她才是。” 奶娘听了这话急得不行:“我的姑奶奶,你怎么这么傻呢。这府里的一切,是哥儿的,你不好好管着,要被人分了去,哥儿可就得不着什么了。” 大嫂抬起头看向自己的奶娘:“如今府里出事,你不好好帮着府里管家,反而劝我跟大妹妹闹起来,是存的什么心?” 奶娘彻底不知说什么好了,见自家姑娘原本形容枯槁的脸上显出了怒容,更是直叹气。 太太特地培养她的宅斗技能,自打跟姑娘进入将军府之后,就完全派不上用场了,真是,又寂寞又浪费技能。 萧遥忙了一阵,便去原主娘二婶并几个嫂子那里走一趟,宽慰了她们一会儿,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到二门处等着老太君回来。 很晚了,老太君才回来。 萧遥迎上去,命人摆出吃食,自己亲自给老太君布菜。 老太君没什么胃口,可还是皱着眉头吃了好些才放下筷子,对萧遥道:“他们说是会帮忙,可能帮上多少忙,却难说,我们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的。” 萧遥点点头,心里又是难过又是佩服。 难过的是,老太君一把年纪了,还要为家族殚精竭虑,佩服的是,老太太明明没有胃口,还要为了家族,勉强自己吃饱,留出精力应对接下来的一切。 第二天,萧遥一边照顾卧床不起的原主娘,一边等着宫里传来的消息。 原主从前没结交有什么朋友,她自己就更没有了,所以,这种情况她虽然焦急,可也别无他法,只能等待。 时间因此变得格外漫长。 快午时了,到宫门口等消息的萧煦和萧照派小厮跑着回来报告,说煦少爷和照少爷说的,让老太太准备好丹书铁券在正门等着,天使即刻就到。 这个消息只说了该怎么办,至于朝上是如何讨论的,半个字都没说。 不一会儿,皇帝派出的传旨太监便来了,着将军府一种人整理仪容并焚香准备接旨。 接旨是大事,萧遥不得不让丫鬟将病倒的原主娘二婶三嫂以及几个身体有恙的嫂子扶出来接旨。 伴随宣旨太监一起来的,还有一个萧遥看着眼生的官员。 这官员,是许尚书的大女婿周侍郎,他避让之前,快速扫了一眼,见将军府除了老太君和萧遥之外,其他女眷皆面带病容,原主娘二嫂并一个妇人更是面带死意,不由得暗暗叹息。 昨天还是赫赫扬扬的将军府,今天就败落了。 看这满门孤儿寡母的,就算这次保住性命,也要从京中的顶级圈子里退下来了。 此时,他不免为许尚书庆幸,当初没有跟将军府成功结亲,若结亲了,这下还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呢。 这时传旨太监宣读圣旨。 萧遥认真听着,大概听明白,大意是由于原主爹和二叔贪功冒进,以至于此次大败,还折损六万大军,故要革除将军府爵位并查抄将军府,男的流放三千里,女子充入教坊司。 读完了这份圣旨,太监传出皇帝的口谕,若将军府拿出□□御赐的丹书铁券,此罪可免,只将国公府降爵为伯,取消世袭罔替。 老太君早做好准备,当即拿出丹书铁券。 周侍郎马上拿出另一份丹书铁券,跟老太君拿出来的能合得上,的确是□□御赐的那份,便冲传旨太监点点头。 传旨太监当即宣读另一份圣旨。 老太君接了旨,又命人将国公府的牌匾取下,这才送走传旨太监并官员。 合上将军府的大门,老太君忙问萧煦和萧照朝堂上的事。 萧煦也不是亲历,是由老太太昨日走访请托的人家转述回来的,见老太太问,忙将自己听到的一五一十说了。 大意就是,一上朝,御史纷纷弹劾,百官也因为折了六万士兵而惊怒,请皇帝治罪将军府给天下人交代,皇帝为将军府说了几句,跟将军府有点交情的,在有其他国公府出头的情况下,也说了几句好话。 可是完全没用,因为这一仗大败,导致北边城池被大军压境,随时有可能城破,一定要惩治将军府才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受了老太君请托的人又上前奏对,说将军府手上有丹书铁券可免罪,求皇帝开恩。 这丹书铁券一出,大臣们都没话说了。 而皇帝,也命人背了两份圣旨。 老太君听完,看向儿媳妇和孙媳妇,露出了点儿笑容:“这次的灭族大罪,可算完全躲过了,往后,我们好好的。” 周侍郎下了衙门跟周太太道:“幸亏尚书府没跟将军府结亲,若结亲,这次可就遭了连累了。” 周太太问:“你见着人了?萧遥那个小丫头,可好像从前那般嚣张?” 当年萧遥拿鞭子抽了许瑾一顿,许瑾病了,没养好,以至于身体弱了下来,时常有些小病小痛,她跟娘家人都担心这样影响了许瑾参加科举考试,所以恨极了萧遥了,此时见将军府倒霉,忍不住特地问了萧遥有多倒霉。 周侍郎道:“她看着并不嚣张,可是在其他女眷都面容苍白,双目红肿的情况下,只她跟老太君一样稳住,也不知是真有这份定力,还是对父兄没有感情,以至于完全不受触动。” 周太太冷笑道:“定然是因为是个残暴冷酷的性子,才不为所动。不然,哪个年轻姑娘能做到这一点?” 抬头见天色不早了,便打消了回娘家的念头,着人收拾好东西,打算明儿回娘家,跟娘家分享将军府满府女眷要死不活的惨状。 /32/32923/11148311.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