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桂伸手制止了徐膺绪继续说下去:“徐将军身为卫所驻军将军,没有朝廷调令是不能轻易离开的,不要因为这点小事而让徐国公难办。” “可是……”徐膺绪还想说什么。 就听刘璟也说道:“王爷说的没错,皇上虽然杀伐果决,而且对王爷有些看法,但这件事的主要责任还是在已经过世的晋王身上,而晋王身死就能让皇上一怒之下撤销了锦衣卫,可见皇上对诸位皇子还是有感情的。” 刘璟的这一番说辞让屋内的气氛稍缓。 于是朱桂这才把他这段时间准备的事情向刘璟和徐膺绪二人一一做了交代。 除了大同商会和大同钱庄的事交予了刘璟管理外,其他的事情主要还是由徐膺绪做决定。 其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这段时间朱桂募集的近千名蒙古骑兵。 他们几日前已经分三路向着草原深处进发,目的正是探索这三条路线上的其他地区的蒙古势力。 如果能和平交涉自然是最好,其次也可以互通商货,为日后的大同商会深入草原做准备。 当然要是那些地区的蒙古势力非常衰弱,朱桂也不介意动用一些手段,获取那些地区的实际控制权。 刘璟和徐膺绪在听到了朱桂的一番话之后,脸上的表情可以说都非常精彩。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朱桂的目光竟然如此长远,竟然在南京局势未明的情况下还能看向大明以外的地方。 两人当即保证在朱桂不在的这段时间内会确保他的计划万无一失。 朱桂这才满意的去准备进京之物了,徐妙清很快便追了出去,只留下三人在屋内面面相觑。 刘璟见徐膺绪和燕王妃都没有离开的意思,而他作为一个外人,立刻很识趣的率先离开了。 等刘璟离开以后,燕王妃徐妙云眼波婉转的看向徐膺绪道:“二哥,我能看出来你对代王态度的改变,这是否和小妹有关?” 徐膺绪楞了一下,随即苦笑道:“最开始确实是由于小妹的缘故,父亲才会向皇上调请我来这里修葺王府,不过随着这段时间的接触,我觉得代王以前的名讳可能是一个误会。” 徐妙云神色复杂的听徐膺绪说完,半晌之后才说道:“假使有一天,燕王和代王发生了冲突,你会站在哪一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