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车底的李林被吵醒,揉揉脑袋钻出来看见3个老家伙用花生米喝宋河。 李林很无奈,老爹是真想让盼娣当儿媳妇,铁宋河都舍得拿出来讨好刘老憨。 8点半粮站上班,队伍开始龟速前行,11点左右李林终于走进粮站。 粮站里的气氛明显比外面压抑,农民们不敢大声说话,害怕被粮站的质检员盯上。 交公粮有两大难,第一是在烈日、星夜下排队,第二是粮食质检员。 质检员多是粮食局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一个个牛气哄哄的。 他们检查你交的粮食是否合格,扣多少斤杂质他们说的算,敢顶嘴就拒收你的公粮。 被拒收只能拉回家重新挑捡,再过来重新排队,能把人折腾死。 黑框眼镜质检员走到一辆粮车前,用工具攮烂一个粮袋,小麦顺着小孔流出来。 “你的麦有点秕,扣100斤杂。” “同志这麦不秕吧,这是俺家最好的麦。” “这还不秕?再叭叭扣你200斤,下一个。” 老农脸色苍白,低头含泪不敢吱声,100斤麦够5个壮劳力吃半个月。 工作人员把粮袋抬到磅秤上,过完磅带老农去会计室,完事儿给他几张农业税收据。 李林盯着从尿素袋里流出来的小麦,心里突然咯噔一声,终于抓住了昨天在脑海里一闪而逝的那道灵光。 1998年在津市宏图广告公司打工,有一次赵老板请全体员工聚餐,喝醉酒在酒桌上吹嘘他的发家史。 他说96年他做粮食生意,下半年小麦的价格跌到了历史新低,从每斤3毛跌到2毛2。 当时赵老板囤了500多吨小麦,正准备跳楼自杀时突然传来惊天大喜讯。 1996年国庆节后,国家为刺激农民的种麦积极性,规定全国粮站回收小麦的价格不能低于9毛/斤。 粮食这种数量庞大的商品涨1分钱都能把老百姓高兴坏,一下子涨6.8毛绝对吓死人。 赵老板一下子赚了60多万,1996年的60多万也能吓死人。 97年赵老板进军户外广告业,凭借着60万的本钱闯出了一片天地。 李林满脸诡笑,囤300吨小麦吧,3毛钱买进9毛钱卖出? 每公斤毛利1.2元,每吨毛利1200,300吨小麦咱也挣它个36万? 到时候先盖两层小洋楼,再买桑塔纳2000,剩下的钱继续倒腾影碟。 忽然李林的心脏开始变冷,他想到了报复村长和李家村400户村民的办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