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杨军在为粮食的事发愁。 后勤工作时他主管的,他绝不会在这个时间点,让自己的工作出现问题的。 这不仅仅是全体职工能不能吃饱的问题,也是关乎到未来几年,他能不能在轧钢厂站稳脚跟的关键节点。 他有系统辅助,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之所以成立这个供销社分店,就是为了从空间中取出粮食找个背锅侠。 但是,俗话说的好,只要你经过,总是会留下痕迹,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会留下一些。 能不用空间,就尽量少用空间。 他知道,即使现在找他那些战友帮忙,也解决不了缺粮食的问题。 粮食这么紧缺,上面肯定把控的死死的,如果他冒然找找老战友帮忙,说不定会害了他们。 杨军自然不会做那样的事。 那样不仅害了战友,还害了自己。 四月的天气变得有些闷热,人们迫不及待的换上了单衣,街上甚至能看到穿着短袖的年轻人。 从老家参加完奶奶葬礼后回来,他还没去看望过王玉英,所以,他趁中午休息的时间回去看一看。 他从空间中取出二十斤白面,五斤卤好的野猪肉,然后又取出三个驴肉火烧。 然后,开车回到了大杂院。 他把东西拎了进去,回到后院的时候,看到二大爷家一阵哭哭啼啼的声音,好像二大妈在唠叨着光福、光天这两个孩子。 “妈,二大妈他们家怎么了,我怎么听见她们好像在哭。” 一进屋,杨军把粮食放下,就问道。 王玉英正在糊火柴盒,被突然闯进来的杨军吓了一跳。 她抬头看了看杨军,然后立马起身把房门关上。 “你怎么又来了,我不是告诉过你,没事不要回来吗?”王玉英责怪道。 “我这都一个多月没回来了,不得回家看看?”杨军被问得有些莫名其妙。 王玉英趴在门口看了看斜对面的二大爷家一眼,然后说道, “光福、光天两兄弟过几天就要下乡了,你二大妈这是舍不得孩子啊。” “他们才多大啊?怎么就这么早就下乡了。”杨军闻言一惊。 “他们兄弟俩都十六七了,也该到年龄了,别说是他们兄弟俩了,咱们院这次下乡的人不在少数。” “都有谁?”杨军随口问道。 “你三大爷家的阎解放、阎解旷兄弟,老李家的大小子,还有棒梗。” “棒梗?”杨军咧着嘴道:“如果我没记错,棒梗跟榆儿一般大,都是十三岁,离规定年龄还有一年吧。” “棒梗今年十四了,比榆儿大一岁。” 杨军闻言点了点头。 一直以来。 杨榆和棒梗是同级同学,他以为他们俩是一般大的,当一听到棒梗下乡了,他立马想到了杨老四。 幸好,杨老四今年才十三岁,不够下乡的年龄。 “你就不该这时候回来,最近一段时间,院子里的人天天找上门,想让你给想想办法,要不是我拦着,他们非得去你家找你去。” 王玉英回到座位上,糊着火柴盒说道。 杨军想了想,确实如王玉英所说的那样,如果让大院里的人知道他回来了,非得堵着他不可。 “妈,要不然你带弟弟和妹妹去我那边住几天吧?” “我不去。” 王玉英似乎有些生气,把手中蘸着胶水的棒子重重的扔在桌子上。 “我要是去你那边住了,大院里的人还以为我们是故意躲着他们呢,我可不想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 “那他们天天找你,你不烦?” “那能有什么办法?好在过几天他们都要走了。”王玉英无奈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