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汽轮机-《明末一家人》


    第(2/3)页

    赵志宽将赵福祥领到一边,一个长五米,足有一人高的叶轮正放在这里。这个叶轮与管道差不多,除了中间的铁轴是铁制外,其他都是木头的。

    叶轮是冲动式汽轮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压蒸汽吹在叶轮上,带动铁轴转动,从而将热能变成机械能。因为汽轮机的机械部件少,锅炉可以达到更高的气压,所以后世汽轮机的热效率最高,一些热电厂的汽轮机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的热效率,远比内燃机来的高。

    至于赵志宽搞的这套原始汽轮机就不行了,赵志宽通过公式计算,自己搞的这东西热效率只能达到百分之三十多,这还是在完美工况下,也就是高压蒸汽吹到最后一处叶片正好变成常温。因为没有蒸汽在加温管件,所以这种完美工况下基本上不可能达到,赵志宽估计这套汽轮机能达到百分之二十的热效率。

    百分之二十虽然看着不起眼,但在同时期的欧洲,经过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也只能达到百分之三的热效率,到了1840年,欧洲最好的蒸汽机才能达到百分之八的热效率,二战时期的汽车,内燃机的热效率也只有百分之三十,所以在这套简陋的汽轮机在明代已经属于神器了。

    赵福祥上前装模作样的看了看叶轮,这套叶轮分为两组六扇,每一组有两片随轮轴转动的动轮,还有一组固定在外壳上的定轮,定轮的作用是让流过的热蒸汽加速冲击后面的动轮。所有轮片都是木头制成,轮片根部用榫接固定在铁制轴承上。

    赵福祥低头看了看轴承,里面填满了猪油,就是不知道温度上来后这些猪油能不能都化了,那样就起不到润滑的作用了。赵福祥不知道这可不是普通的猪油,而是加了石蜡的特殊猪油。

    中国早在周代就有了润滑油,不过那时候使用的石漆,也就是天然的沥青当做车轮润滑油。古代中国的石油产地大部分都在西北,海南这里根本没有石漆,所以沿海百姓用这种石蜡添加一定的猪油,来给船帆的绳索润滑减少阻力,虽然没有石漆持久,但也差不了多少。

    这种天然润滑油当然不如后世润滑油好用,在温度达到一百四十度左右,这种润滑油就变成了液态,不能很好的润滑,不过这时候也没办法替代。赵志宽原本想要将汽车发动机拆了,然后用机油来当润滑油,可是赵志宽想到以后发动机万一有什么用,在加上机油是液态,也不能很好润滑轴承,所以赵志宽才打消这个主意。

    既然材料问题无法解决,那就只能用笨功夫了,赵志宽制作了大批这种天然润滑油,同时派专人每隔一短时间就来上一次润滑油,保证轴承里的润滑油不会因为温度高变成液体失去润滑的作用,估计这样就差不多了。

    赵福祥看到每个叶片规格差不多,很有些后世机加工的模样,赵福祥可见识过明代的工业技术,同一个铁匠出来的东西互相都不通用,没办法,没有统一的度量衡,工匠在制作时大部分都是看自己心情,做出来的东西也大小不一,很难有统一的规格。

    但这些叶片可不相同,角度与大小都差不多,赵福祥问道:“爸,您的这些宝贝徒弟手艺不错啊,您看这些叶片都一样!”

    提到这点可是赵志宽的得意之处,他笑道:“早在两千年前秦始皇就统一了度量衡,可是到了现在,这些工匠还不知道度量衡的重要作用!我把你妈做衣服皮尺拿来了,用皮尺做标尺,给这帮徒弟每人做了一把木尺,精度可以达到毫米,在现在足够用了!”

    赵福祥知道明代一尺比后世一尺短一些,所以赵福祥笑道:“爸,您没把你发明的这种尺命名为赵尺?”

    赵志宽笑骂道:“你这小子真是异想天开,老子天天发明的东西多了,难道都叫赵什么吗?都看完了,你该干嘛干嘛去吧!”

    老头子赶自己走,赵福祥却有些不想走了,他看到蒸汽机准备的差不多了,问道:“爸,这东西什么时候能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