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有着崇高理想的年轻人-《乡村之巨变》
第(2/3)页
“是吗?是什么崇高的理想?”
“当村主任。”
“嗯,这个理想确实崇高,值得支持。”
老范笑道:“可惜两年前,首届村委会选举,获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选票,因为政审不过关,被当场拿了下来。”
陈扬不好意思的笑了,“见笑,见笑。”
老杨问老范,为什么政审不过关。
老范说了陈扬父亲的事。
老杨思忖了一下。
“老范,当时你为什么不介入此事?”
老范苦笑一声,“我在温林县工作过,当时阻力很大。说白了吧,我在这里没有根基,说话没人听。”
老杨道:“政审政审,主要审查本人的表现。小陈父亲的事,自有法律去管。要说家庭出身,小陈爷爷还是党员,还是地区劳动模范呢。”
老范道:“老杨,你批评得对。说实话,当时我有顾虑,我的思想也不够解放。”
陈扬听着老范和老杨的对话,不禁心里一动。
眼前的这两位,到底谁大谁小?
这时,老范和老杨都看到陈扬在发愣。
老范问道:“小陈,那篇通讯报道,有没有夸大其词?”
陈扬摇摇头,“这倒没有,那几个数据,基本上都是准确的。郭委员驻我们陈家村,三天两头的来,对村里的情况了然于胸。”
老杨问道:“那么,照这些数据推断,陈家村已经脱贫,这个结论也是正确的了?”
陈扬沉吟了一下。
“两位领导,我也有两个数据。一个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劳力有事做,另一个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家有事业。根据这两个数据,当然也能做出判断,陈家村已经脱贫。”
老杨马上问道:“你这两个数据另外的百分之十和百分之二十呢?”
“五保户、困难户、没有壮劳力的人家、因故返贫的人家,等等。”
老范问,“什么叫因故返贫的人家。”
“主要是因病返贫。此外还有做生意失败的、赌博输钱的、造了房子后没钱的、娶媳妇花大钱的,等等。”
老范点点头,“这个我还真没想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