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话剧小组的其余四人一时想不明白到底是哪里不对。 徐横舟却是很快就敏锐地察觉到了问题所在。 他作为整场话剧中的核心人物,与每一位演员都有密切而繁多的对手戏。 立刻就能感知到这些演员所感觉不到的一些细微之处的变化。 之前他们想要追求整体话剧的平衡,落脚点落在了周朴园这个角色和其他角色对戏时的的平衡上面。 所以才会让徐横舟演得收敛一些。 但这会儿当大家都开始收敛着演之后,徐横舟却终于是发现了问题的核心所在。 不仅仅是他演的周朴园和其他角色之间的不平衡,那四位话剧演员所演的角色之间也因为戏剧所表达情感的轻重不同而有了微妙的不平衡。 应该这么说,如果单从戏剧的角度来说,那么这四位话剧演员所表演的程度可以说是相近的。 但是因为不同戏剧对情感的表达方式和输出的途径和最重要的情感落点完全不同。 以至于相同程度下的戏剧渲染力落实到情感表达上面,和话剧中角色所想要表达出的情感的程度就有些错乱了! 徐横舟在脑海中一波分析之后,想了想,把自己显得略微复杂的逻辑给整理了一下,然后开口向四位话剧演员讲述自己的想法: “我们现在的表演状态基本上是达到平衡了,可是情感输出的点却轻重不同,不仅仅是和对手角色的情感不匹配,甚至和自己出演的角色当下所表达的台词中的情感都很不匹配……” 另外四位话剧演员听徐横舟这么一说,再结合自己现在的表演状态一对比,瞬间就知道徐横舟说的是对的。 有时候当局者迷,但是在座都是经验丰富的话剧演员,只要一经人点拨,立刻就能够明白过来。 既然问题已经找到了,那么继续求解就是。 他们接下来的训练重点就是试图在戏剧的表达强度和情感的释放张力,以及话剧角色当前台词情景所要传达的情绪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想要找到这个平衡非常困难,但却是他们必须要在下午的训练中做到的事情。 不然的话,他们完全能够想到,如果只拿出当前状态的表演在明天上午的时候给孟京辉导演交作业—— 那估计别说及格分了,能不能在百分制的分数中拿到十分都是个问题。 大家都是专业的演员,通过过往的经历,都能够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不管是表演还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如果扯到了平衡两个字,那么,接下来所要做的事情就和理工科一样了。 需要不断地用理性来进行各种微操,通过一种近乎是实验的方式,对当前的状态进行不断地细微的调整,然后观察反应得到回馈。 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调整,从而最终得到一条完美的曲线,达到那种极致的平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影帝:每个角色偷练一万次】 【】 想要达到这种平衡,绝对要靠千百次的试错才有可能达到成功。 可是一个下午的时间根本不够他们用来试错。 也就是说,再怎么努力,他们这个下午都不可能得到一个完成品,甚至乎他们的表演离半成品都还差得很远。 他们正在做的这件事情,无疑是很难的。 而当前面对的困难,也让他们忽然之间就意识到了为什么如此绝妙的一个点子,其他人想不到,或者说其他人想到了却没有进行。 小胖子谢霄试了10多20次,发现自己越试越错,窥探不到半点门径的时候,瞬间发出了一声哀嚎: “徐横舟!你误我啊!” 徐横舟立刻阴阳:“也不知道是谁听我说了戏剧这个想法之后特别开心地说自己会黄梅戏哈?” 谢霄瞬间被戳中了软肋,但是他也没有要恼羞成怒的意思,因为他本来之前说的那句话就只是为了打个铺垫,实则他主要是想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 “唉,不如咱们还是就按照孟京辉导演给出的剧本,老老实实地演吧。 虽然吧,咱们加上戏剧这个想法之后,把这个剧作改得很是新颖,可问题是咱们演不出来啊!” 原羿认同小胖子谢霄提出来的这个说法,并且看着徐横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谢霄说的问题确实存在,我们的想法很好,但是暂时没有能力去完成它。 所以,与其咱们将这个颇具创新的剧作演到一个50分、60分的成绩。 还是仔细打磨原本孟京辉导演改编出来的剧作,把它打磨到80分90分更为稳妥现实一些。” 李丽这回倒是第一次与原羿的想法有了分歧: “我不这么认为,首先我觉得孟京辉导演改编的剧作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也确实有能力能够在短期内把它打磨到80分乃至90分。 但这个剧作本身的上限就很低。 也许我们把这个剧本打磨到了90分,可能也就是《雷雨》这部经典巨作原着的70分而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