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长安危矣-《拐走杨玉环》


    第(2/3)页

    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人逃离了长安,城内以往繁华热闹的街头巷尾,此时变得人烟稀少。

    城内的1些有钱人家,携带细软举家外迁,更多的人拖家带口,逃往那些战火波及不到的地方。

    小说

    大批的居民加入了难民逃亡的队5,眼看着长安就要成为1座空城。

    更不用提老百姓的日子了,自从战事1起,百姓日子都难熬,沿路上能见到老百姓剥掉榆树皮,把它碾碎当食物吃,有的把新麦连根拔掉,在另1些村子里,人们把花生壳捣碎来吃。

    路上可以看到难民们把观音土塞到嘴里,来填满他们的肚子,许许多多向日在家安闲自在的人们,而今被迫在道途上转徙。

    交通工具是谈不到的,纵有,也不过独轮小车几辆,上面可以放些行李,甚而至于完全无代劳工具,重重的行李,通通自己背上。

    小脚老妇,黄发儿童,也得在地上徒步,红颜少女,多也执绳挽车。

    正是因为如此,皇帝才下了1个很大的决心。

    他决定阻止京城所有的力量,御驾亲征。

    这也是为了弥补之前的过错。

    安史之乱发生时,封常清来京朝见,皇帝曾与他商讨起了讨贼方略。

    曾经横扫西域的封常清,其实当时并不真正了解安禄山的实力,于是夸下海口,说:“只因天下承平日久,百姓才会1闻反贼风声就惊恐不已,然而事情有逆有顺,形势有变有常,臣请打开府库,招募勇士,跃马扬鞭北渡黄河,计日取逆胡之首级献于阙下。”

    说app—<—>

    皇帝当时听了甚是欣慰,之后在半个月内设下3道防线。

    第1道由河南节度使张介然率军1万阵守陈留,第2道由封常清就地募兵6万,第3道由高仙芝守陕郡。

    有此3道防线,再加两位亲密战友共同奋战,安禄山应该嚣张不到哪里去。

    高仙芝在刚离开长安,5天后陈留就失守了,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刚到任没几天,叛军就已渡河而来。

    中原地区承平日久,几代人都未经历过战争,诸郡打开军械库才发现军械早已朽坏,没有兵器的士兵只能手持木棍迎战,这样的作战状态,陈留失守也不意外,就这样,第1道防线破。

    拿下陈留后,安禄山引兵西进,兵锋直指荥阳郡,荥阳太守崔无诐虽据城抵抗,但敌不过叛军的来势凶猛,荥阳郡失守,叛军抵达东都洛阳。

    荥阳陷落后,安禄山以铁骑作为前峰发起对洛阳的进攻,很快便拿下了洛阳。

    就这样,第2道防线破。

    东都洛阳陷落后,唐军放弃陕郡,据守潼关,确保长安的安全,这已是最后1道防线。

    而皇帝却在那时听信了边令诚的谗言,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

    要不是李9州将安禄山赶回洛阳,第3道防线也早破了。

    但现在,随着哥舒翰兵败,潼关这最后的1道防线也告破。

    这1切,其实都是皇帝自毁长城所导致的。
    第(2/3)页